第272部分(3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一名內侍前來,說是李世民讓張允文現在就去九成宮。

聽了這話,張允文不敢怠慢,顧不得這仍舊炎熱的天氣,縱馬出了長安,往九成宮而去。

“允文啊,來來,先歇歇,看你跑得滿頭大汗的!”李世民看見張允文滿頭大汗的樣子,笑道。一旁的宮女趕緊端上一碗酸梅湯,供張允文解暑。

這九成宮中,氣候涼爽,歇了片刻,張允文便已經休息好了,滿頭大汗消去不少。

“允文,這次河南旱情,你做得很是不錯!掘井取水,緩解旱情,保障糧食。當賞!”說道這裡,張允文輕輕一笑,“不過嘛,朕可是聽說那張家人前來找過你!不知你是怎樣答覆的?”

張允文當下便將那日與張昭陽的談話說了一遍。末了,張允文卻是說道:“張家棄微臣三十年不顧,微臣又何必認這張氏!所以微臣準備自立門戶,不會回到張家的!”

李世民點點頭:“不回也好!如今你貴為國公,張家池子太小,已經容不下你了!對了,當初去洛陽時,你挑選的幾名官員你準備如何安排他們?”

張允文笑道:“這三人年紀尚輕,但見識不淺,若是大加培養,以後定成大器。回長安的時候,我便詢問了他們。三人皆願意腳踏實地,從基層幹起!或為文吏,或為武職!所以,還請陛下成全他們!”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王方翼此人朕倒是知道!做了兩年金吾衛,從未出過半分差錯,且在軍中威望挺高,朕便給他一個武職,讓他去西邊待著,看他能不能歷練出來!至於剩餘兩人,朕倒是不太瞭解,允文你說說該如何安排!”

“張柬之擅長處理政務,微臣在洛陽政事,全都是他來完成的。而魏真宰此人允文允武,文職武職皆可勝任!至於陛下如何安排,微臣不敢揣測!”

李世民沉默一下,說道:“既然如此,那這張柬之和魏真宰也去西邊吧!在吐谷渾那邊好好歷練一下。到時候我大軍西征吐蕃,也好用得上!”

張允文“嘿嘿”一笑:“既然如此,那微臣便替他們三人先謝謝陛下了!”

*************

昨天運氣太差了,晚上用著用著,整個螢幕便忽然不動,接著一下子破圖了。重啟一下,竟然黑屏,進不到系統,所以昨天斷更了。這還是小半第一次斷更啊!杯具!今天上午拿去修,顯示卡需要重新焊了一下,下午才拿回來!

第四百九十六章 武媚娘和王氏

在大唐西面,吐谷渾西邊的鄰居便是祿東讚的兒子欽陵。這位如今才二十多歲的青年統領著整個祿家,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了吞彌家,一統吐蕃新貴族,將吐蕃舊貴族壓得死死的。要不是舊貴族從開始便推出了一個贊普來制衡新貴族,恐怕欽陵已經打敗舊貴族了。

這欽陵一邊和吐蕃內鬥,一邊縱兵襲擾吐谷渾。吐谷渾損失慘重,被迫向大唐求援。而大唐,也派出了兩萬人駐守吐谷渾。然而,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和戰鬥,便有四千多名士卒不能適應吐谷渾的地勢和氣候,身體出現反常。這四千多人盡數被送回了隴右。

這派兵上吐谷渾練軍的建議是張允文在那次被李治召回洛陽,聽聞欽陵襲擾吐谷渾時,向李治提出來的。當時他便說道:“吐蕃憑陵而來,肆虐無忌,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吐蕃人居高原之上,熟悉高原氣候與地勢。而若是我大唐精銳攻入高原,不適應高原的氣候與地勢,首先便要減員不少,剩下能戰鬥計程車卒,也只能發揮六七層的戰力,如此如何與吐蕃人相爭?所以微臣建議,派遣軍士以幫助吐谷渾防禦為藉口,進入高原邊緣地區,訓練士卒,使之適應高原氣候地勢,為將來攻取高原做準備!”

李治聽了張允文的這個意見之後,在朝會之上提出了這個計劃。此計劃一經提出來,便得到了武將們的積極擁護。

“俺早就看不慣吐蕃那群往臉上塗狗屎的蠻子了!我大唐當踏平吐蕃!”

“呃,程將軍,吐蕃人臉上塗的是赭泥,黃紅色的泥土……”一位武將小心的說道。

“管他什麼泥不泥的,當年那群蠻子竟敢出兵打我松州,一定要踏平吐蕃!”

“對,踏平吐蕃!”一群在徵高麗戰爭中沒有立下軍功的武將跟著吼道。

霎時間,一股好戰情緒瀰漫在整個大殿之中。

於是,這份出兵吐谷渾的計劃便這樣透過了。

李世民所說的將王方翼等人送到西邊,便是指送到吐谷渾去。

可憐那王方翼等三人還不知道自己悲慘的命運,仍舊沉浸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