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2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物理、化學、自然等後世的功課。不過考慮到如今他的年紀還太小,所以暫時沒有教授,而是每日在家中讀讀《千字文》、《開蒙要訓》、《文選》之類的啟蒙讀物。

張允文的這種日子讓旁人羨慕不已。像王玄策、張文瓘、盧承慶等人來長安時,看到張允文悠閒的樣子,酸溜溜的說道:“國公大人真是好福氣啊,守著嬌妻美眷,看著**稚子,享著天倫之樂,如此生活,真是羨煞我等啊!”

張允文聞言,哈哈一笑,說道:“如今四海昇平,我等武將自是安享太平!如此皆大歡喜,豈不妙哉?況且我不過是偷得浮生半日閒而已!”

第五百零三章悠悠歲月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伴隨著陣陣清脆悅耳的童音,張徹的腦袋隨著讀書時的抑揚頓挫而一搖一晃。

如今,這張徹已經七歲了,開始在李宇的指導下讀《詩經》之類的書籍了。而張允文則是在教授他一些基本的加減乘除和基本的物理化學知識。

放下書卷,張允文摸了摸唇上的兩撇髭鬚,一振衣衫,走出了房門。

此時,庭院之中,秋葉飄落,瑟瑟秋風乍起。

今年已經是貞觀二十一年了。離那粟末人襲擊大唐物資車隊已經過去了一年了。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往事俱為陳跡。

在這一年之中,張允文呆在長安,過著閒暇安逸的生活。除了隔三岔五的上朝或是在幾個部門辦公之外,剩下的時間卻是遊山玩水,將整個關中都逛了個遍。

其時,大唐四境無戰事,就算是有點小摩擦,也是唐軍在欺負周邊的異族。所以,張允文才能夠這般悠閒。

在去年夏季的時候,駐守在吐谷渾的兩萬唐軍往高原上開拔,翻越積石山,和祿家軍隊在多瑪附近打了一場小仗,此戰,共計殲滅祿家軍隊九百二十七人,己方損失三百四十人。這種損失比例在大唐對外戰爭中是非常罕見的。一般來說,和北方遊牧民族作戰,損失在十比一、九比一,當然計算這個比例的時候,是除開了火器,只算冷兵器。由於大唐精良的鎧甲和武器,損失一直維持在這個程度。沒想到在高原上和吐蕃人打這一場小仗,損失便是如此,若是大唐與吐蕃全面開戰,那士卒的損失又該是多少?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績,對於這個結果都非常的不滿。於是,那些駐守在吐谷渾的唐軍士卒,趕緊日夜操練,爭取能在高原之上,打出令人滿意的成績來。

不過這一仗打完之後,那欽陵派遣使者前來長安,恭敬的向李世民詢問,我吐蕃那裡冒犯了大唐,竟惹得大唐天兵東來?

李世民則是義正言辭的說道:“吐谷渾乃是我大唐屬國,爾等縱馬劫掠吐谷渾,我大唐保護屬國,此乃名正言順之事,難道你家欽陵還敢責難朕不成?”

聽到李世民這般說,那敢問吐蕃使者當即不語。

如今的高原局勢,已經明朗了許多,以欽陵為代表的新貴族和吐蕃舊貴族雖然在內鬥,但是,對外之時,卻是同心協力,抗拒羊同,進兵庸旌,和唐旌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庸旌。當初松贊干布離世,祿東贊被囚時,整個吐蕃四分五裂。如今,在這欽陵的不斷征戰和外交攻勢之下,庸旌被困守於一隅之地,數次大敗於吐蕃與唐旌聯軍,覆滅之日,為期不遠。對付羊同,這欽陵更是想盡了辦法,引誘離間用了個遍,暗地裡還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羊同處在一種半分裂狀態,無暇對吐蕃展開攻擊。

當李世民看到那些從吐蕃傳來的關於這欽陵的情報之後,李世民長嘆道:“這欽陵還真是一代梟雄,觀其行事,或明或暗,不擇手段。若是此人為執掌吐蕃,我大唐想要攻破此地,卻是有諸多麻煩啊!”同時下令士卒加緊操練,務必要在這欽陵破滅羊同之前,訓練出至少五萬適合高原作戰計程車卒來。

如今大唐四境安寧,而國內的情況也是不錯。由於重商令的實施,使得商業迅速發展起來,長安城內,時常可見一輛輛大車進進出出,而那大運河之上,更是帆影重重,川流不息。與繁榮的商業相比,大唐的道路情況便要差了許多,雖然每年官府都會徵發徭役修繕道路,但是,眾多的行商客旅很快便將那些已經修繕好了的道路軋出兩道深深的轍印。這路,依舊是不好行走。

然而徵發徭役,要浪費的勞動力,修繕的官道,要不了幾月又會被踩出一條條深坑。這讓李世民很是頭疼。雖然張允文上了一道奏章,讓各地商賈自行籌錢,修繕道路,不過此份奏章被李世民駁回了。他說這道路乃是國之大器,修路之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