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身軀轉向一邊,留著李承乾目光怔忪的望著地上的一地碎瓷。

與此同時,在長安魏王府,李泰滿面春風的站在一方几案之後,手中提著一管毛筆,蘸滿了濃濃的墨汁,在潔白的宣紙上龍飛鳳舞的寫著四個大字:國泰民安!

只見這四個大字骨架勻稱,卓然傲立,圓潤之中,鋒芒畢露。在行筆末端,筆鋒卻是輕輕一挑,刷出一片飛白來。

“好字,真是好字啊!”立在一旁,歪著腦袋望著李泰行筆的蕭德言一見李泰擱筆,頓時拍手讚道,“王爺此字,當真是筆勢雄奇,姿態橫生,鋒芒畢露啊!看這飛白之技,恐怕及得上陛下了吧!”

李泰驕矜一笑:“蕭著作過譽了,本王自幼練字,到如今已是十餘年,若是論及字跡本身,本王倒是頗有信心,可若是和父皇比起飛白技法來,可就相差甚遠了!畢竟這手飛白,父皇可是練了幾十年了!”

蕭德言還未說話,另一邊的顧胤便介面道:“殿下若是將此書法送與陛下觀賞,再請陛下指點……”

李泰聞言,漸漸的笑了起來,伸出手指指了指那顧胤:“哈哈,顧秘書郎之言,正和本王之意!本王即刻便前往宮中,將此書法呈於父皇面前!”

李泰剛要移步,忽然聽見一個聲音說道:“殿下啊,此時前往皇宮,恐怕有些不妥啊!”

回身一看,卻是站立在牆角處的蘇勖。此人年過半百,身材幹瘦,一件寬達的袍子下面空蕩蕩的,似乎什麼也沒有。鬚髮皆是花白,臉上皺紋密佈,一雙細長的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他曾是李世民的“天策十八學士”之一,當初建立李泰建立文館,便是此人一手主導的。所以,李泰對其也是非常的敬重,蘇勖的話,李泰極其放在心上。

當下問道:“那蘇老以為有何不妥?”

蘇勖撫摸著頜下的花白鬍須,眯起原本就很細長的眼睛,緩聲說道:“前些日子,太子那邊便就殿下留滯長安一事大加打擊,分明就是想讓殿下遠離長安,遠離陛下視野。殿下沉著應付,再加上陛下對殿下的寵信,此事便宜作罷。如今正值諸王離京,返回藩地之時,若是殿下去見陛下,那諸王又當做何想法?”

李泰一聽這話,頓時明白蘇勖其中之意,連忙拍頭道:“對啊對啊,還是蘇老想得周詳!唔,今日好像是韓王離京之日。韓王畢竟是本王叔父,本王還是去送他一程為好!”說道後面,李泰已經笑了起來。

那蕭德言和顧胤沉吟片刻,也明白其中含義。

此時若是李泰道送諸王離京,並且在臨別之時,說上一些關於那日朝堂之上李承乾一黨欲逐諸王之語不就輕鬆挑起了諸王與李承乾的矛盾?雖說諸王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如此眾多王爺聯合起來,其力量也是不容小視啊!

蘇勖點點頭呵呵笑道:“殿下聰慧,看來殿下已經明白老夫之言!殿下先去吧,老夫年邁,就不一同前往了!”

李泰哈哈一笑,將手中的宣紙往天上一扔,人已經出門而去。

蘇勖伸出手來,接下緩緩飄落的宣紙,看著上面四個鋒芒畢露的大字,嘴角卻是微微一笑,這李泰,當真聰慧至極,不枉自己對他的一番教誨啊!

李泰匆匆的帶著幾名侍衛和幾名屬官出了大門,坐著馬車往南門直馳而去。

張允文坐在一家酒肆的二樓臨窗位置,看著一輛華麗的馬車和幾名騎馬的侍衛屬官飛快的掠過去,忽然感到一絲驚詫,這不是魏王府的馬車麼?自己當初參加什麼文會,還坐過此車的!再看看那幾名屬官,正是文會上見過的那幾名儒生,他們這般往南疾馳,到底去往何處?

正沉吟間,聽得對面的李治問道:“姐夫,怎麼了這是?”

張允文頓時回過神來,看著李治,笑道:“沒什麼,我這是在品嚐酒味如何!”

李治搖搖頭,端起几案上的茶水喝了起來。他還沒有到對酒水感興趣的年紀。

眼見了那東宮和魏王府之間的一次交鋒,張允文忽然覺得自己應該早些做好準備,未雨綢繆,和李治那小子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與深厚的友誼,將來等這小子成了太子,自己也是有著大大的好處的!所以,趁著旬假的時候,張允文便將李治叫出宮來,說是一起去遊玩一下。

至於遊玩什麼,張允文還不知道,不過一見到這家酒肆的時候,立刻就選定了此處。

原因無他,只為那酒肆門口站著一名身穿紅色紗衣的女子。這女子身材高挑,一頭栗色頭髮,高鼻深目,眼珠灰色,渾不有半分漢人模樣,分明就是一個胡姬。

一見這胡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