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2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連續幾炮轟塌一段城牆,應該問題不大!就算不能轟塌城牆,一炮轟掉那城門是沒什麼問題的!”

“好!”李世民一拍面前的几案,對大帳中諸人說道,“諸位愛卿可聽見允文之言?朕決定將大軍分做三路,兩路掃平南北,中路攻取遼東之後,往東推進。當然,三路大軍之中,皆配上火炮,以中路為主,其餘兩路大軍以殲滅高麗有生兵力為主,伺機攻城,但不可強攻,若是誰因求戰心切而貪功冒進,折了太多兵馬,朕可不會饒了他!”

此言一落,眾將盡皆拱手行禮,唯獨李績站起身來說道:“陛下,老臣有言上奏。”

李世民笑道:“李愛卿有言直說便是!”

李績道:“若是三路大軍以中路為主,而其餘兩路機動於南北,殲擊敵軍之有生兵力,伺機攻城,老臣以為還是不帶那重炮為好!若是我軍遭高麗襲擊,重炮落於敵手,豈不是不妙?再說了,南北兩路之兵力,多為遊走於城池之間,帶上重炮,將會拖延我軍行進速度!”

李績說完,李世民沉吟片刻,說道:“世勣此言,倒也有理!好吧,世勣你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這件事就按你說的辦!”

於是,李世民分出南北兩路大軍,各三萬人,其中,騎兵佔了四分之一,而偵察兵派得更多,將近千人。這是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大軍不被高麗人發現。其中北路軍由薛萬徹帶領,南路軍由李道宗帶領。

就在兩路大軍離開後不久,那些耀兵於各城的將領也回來了。

他們是在張允文離開營地的時候,領著數百騎兵飛馳於遼東諸城,扛著那面繡著“唐”字的大旗,在高麗人的城池面前轉上一圈,然後再回來。這是一種心理戰術。當唐軍渡過遼水的時候,高麗舉國震驚,各個城池紛紛關閉城邑,害怕唐軍突然出現。而今,這些繡有“唐”字的大旗從城下飄過的時候,城中之人,心頭恐慌,可想而知。這也是古代打仗常用的方法。

這些人帶回了一個訊息,那就是遼東城北面的蓋牟城、新城兩座大城各自出兵五千,正往遼東而來。

李世民聽罷,不由呵呵一笑:“這薛萬徹這下可是要好好的打一仗了!也不知南面那邊是否也派出援兵來!”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著,唐軍對這遼東城圍而不攻,足足圍了十日。在這十日裡面,唐軍不斷的派出偵察兵偵察這遼東城的佈防,從城外的溝壑到城頭守軍的大概數目,皆是需要打探清楚。

當這些情況被探查清楚的時候,也就是李世民進攻遼東城的時候。

進攻遼東城的佈置李世民全部交給了李績去做。

李績也不推辭,細細規劃了兩日,拿出了一份進攻方案,呈交給李世民過目。李世民細細看了一遍之後,口中笑道:“世勣這作戰方案倒是中規中矩,以火炮強行轟擊城牆,以步兵負土添壑,排除障礙,集中攻擊一面!”

李績也是一笑:“如今有火炮做保障,就不必另闢蹊徑,劍走偏鋒了!”

李世民點點頭:“那倒也是!這火炮的威力,你我可是親眼見識過啊,這遼東城城牆雖厚,但是在炮火的攻擊之下,也是土雞瓦狗而已!”

五月二十八,上午天氣晴好,一輪白日耀眼。

在遼東城西面,唐軍排開陣勢。炮兵在最前方,隨後是負責攻城的步兵,兩翼則是騎兵。

這炮兵也分成前後兩部。前面是迫擊炮陣地,後面是攻城炮。前者負責壓制城頭高句麗士卒,後者負責摧毀城牆。

在迫擊炮陣地的前面,便是蜿蜒縱橫的道道壕溝,深可陷馬。排排尖銳沉重的拒馬牆分佈在壕溝之間。

高麗人看得到唐軍氣象森嚴,站在那裡,嶽峙淵渟,光是這種氣象便是高麗軍學不來的,心頭不由一陣擔憂。而看見擺放在軍陣最前方的火炮是,這些高麗人心頭又不由惴惴不安,這就是唐軍的火炮麼?看起來怎和鐵筒子差不多!

唐軍火炮的威名已經隨著一場場戰爭,名揚四方。這高麗人也只是聽說了,卻沒有見過其真面目。據說那鑄造火炮的地方處於嚴格的保密之中,外人闖進去,格殺勿論。

李績站在李世民身邊,遙望著遼東城。只見他揮了揮手,一名騎士便縱馬而出,往遼東城方向疾馳而去。

這騎士到達迫擊炮陣地前面,從馬鞍上取下一個鐵製的簡易喇叭,就像一個圓錐一樣。放在嘴邊,大聲的喊道:“城內的人聽著,我大唐皇帝陛下有令,若是爾等識相,立刻開城投降,尚可饒爾等一命!若是執迷不悟,莫怪炮火無情!”

這名騎士的嗓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