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2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隨著固定圓木的木樁的漸漸傾倒,那些圓木在水流的壓迫之下,轟然散開,順著水流衝出老遠,在水流平緩之處,再漸漸放緩漂流的勢頭。

默默的看著原本清澈的河水漸漸變得渾濁起來,片刻之後,張允文輕聲說道:“走!”

這樣的情形在各出上演著。十一處水壩同時被拉開,滔滔河水往下游洶湧而去。這些河水如同一群群脫韁的野馬,在河岸的束縛之下,左衝右撞,肆意妄為,流到那與遼水交匯之處時,彷彿如同野馬群進入草原一般,洶湧的衝撞著,和清澈的遼河水一道,往下游而去。沿途有不斷的吸收湧進遼和的洪水,終於漸漸長大,形成一個大的洪峰。

當遼河水漸漸渾濁,水位上升的時候,無論是高麗這邊,還是唐軍這邊,兩邊軍營齊齊動了起來。

唐軍這邊是陳兵列陣。一支支裝備精良的軍隊站在河邊,隨時準備登上那尚在洪水中上下顛簸的舟船。高麗軍這邊則是緊張的派出一支支騎兵往上游而去。而那些高麗士卒目光茫然的看著滔滔遼水,紛紛猜測剛才那一支支騎兵隊伍衝出營地的目的。

李世民站在遼水,看著已經上漲了不少的遼水,再看看那些處在慌亂狀態的高麗士卒,嘴角不由露出一個冷笑來。

時間如同這遼河之中的水流一樣,飛快的流淌走了。唯一不同的是,這遼水漸漸變得緩慢起來,而時間依舊保持著那種流速。

待到那負責在河邊觀察水位計程車卒匆匆跑過來,向李世民稟報道:“陛下,水位已經恢復正常了!”李世民猛的拔出手中長劍一指遼河東岸:“傳令下去,渡河大軍準備,全力強渡遼河!”

“咚咚咚——”隨著李世民話語的落下,一面面聚將鼓被手臂粗細的鼓槌狠狠的擊著,鼓面震動,發出巨大的聲響來。

接著一個士卒將手中的火把丟進那混合著幹馬糞的柴堆之中。霎時間,濃煙沖天而起。這邊烽煙剛起,離李世民主力大軍不到十里的另一處強渡地點也燃起了烽煙,傳遞著進攻的訊號。

遼水上下游百里內共有五個適合展開強渡攻勢的地點。隨著烽煙漸漸點燃,這五個強渡地點的唐軍先後發動了強渡攻勢。

只見浩浩百里的遼水之上,無數艘大小各異的舟船如同離弦之箭,往對面激射而去。這些舟船全部依靠木漿前行。船伕運槳如飛。

這次渡河與上次小規模的強渡不同,面對如此大量的舟船,高麗弓弩手飛箭如雨,然而獲得的戰果卻是非常的少。射出十多箭箭之後,這些弓手的手臂已經酥軟不堪,箭雨也稀稀落落起來。

而此時,唐軍舟船已經到達了遼水岸邊。

船剛一靠岸,唐軍便從船艙之中蜂擁而出,往高麗軍陣中殺去。而那些舟船,再次往回划動,準備運送下一批士卒過來。

登上岸的唐軍士卒個個手持尖利長槊,有些還裝備了小巧的鋼弩,身上披著厚厚的明光甲,在陽光的反射下,顯得刺眼。這種明光甲的防禦效果非常好,就算是被高麗弓箭射中,最多在盔甲之上射出一個凹陷,力道大點能穿透盔甲,但傷不了人。

李世民將軍中明光甲集中起來,交給那些第一批衝上遼水東岸的唐軍士卒使用。

高麗軍見糖精鈉防禦驚人,戰鬥力也是驚人,不由心生怯意。尤其是在弓箭攻擊效果不大的情況下,他們出動了騎兵,想要像上次一般,利用騎兵衝鋒的力量,將唐軍重新撞下遼水。

然而,此次他們遇到的是手持長槊的唐軍士卒。聽到馬蹄聲、馬嘶聲之後,那些手中拿著長槊的唐軍士卒整齊的站好佇列,將手中長槊斜斜立起,做拒馬用。

長槊層層疊疊,士卒雙腳堅如磐石,當真是強如林,陣如山。

見到唐軍這種陣勢,高麗騎兵猶豫許久,終於衝了過來。

雖然唐軍拉成線形佇列,看起來薄弱不堪,但是,任憑那高麗騎兵如何衝擊,唐軍始終安穩如山。就算偶有突破,也很快被補上。然而高麗騎兵卻是另一番光景,一匹匹被刺穿的軍馬和騎士躺在地上,獻血流出,將唐軍腳下的土地染得暗紅一片。

終於,在衝擊了兩次之後,高麗騎兵放棄了這種衝擊,和步兵一道漸漸後退。

而此時,第二批唐軍登陸遼水東岸,大大將強了東岸唐軍實力。

隨著唐軍的漸漸增多,唐軍也開始往東擴充套件。

就這樣,一批批唐軍不斷的湧上了遼水東岸。當騎兵連同戰馬登上遼水東岸之時,已經是日到正午了。

上岸後的騎兵在稍微整理了一下隊形之後,便開始承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