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2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身一變,成了礦工,開始在這兩座礦山中開採礦石。

至此,離當初艦隊出發,已經過去了快兩年了。

張允文將這些情報交給李世民,李世民瞧了一瞧,便立刻喜道:“呵呵,想不到這南海諸島,竟有這般多的寶貝。瞧瞧,紫檀木、龍眼香、豆蔻……嘖嘖,還有一個金礦一個銀礦!哈哈,看來朕要將南海諸島直接劃撥為一道,以便於管理了!”

看到李世民興致高昂,張允文也跟著附和了幾句。

正要起身告辭,李世民忽然遞過一份奏章來:“來,允文,你看看這個!”

張允文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奏章,翻開看了起來。

只見奏章開頭寫著:“臣岑文字上奏:君集等或位居輔佐,或職惟爪牙,並蒙拔擢,受將帥之任,不能正身奉法,以報陛下之恩。舉措肆情,罪負盈積,實宜繩之刑典,以肅朝倫。但高昌昏迷,人神共棄,在朝議者,以其地在遐荒,鹹欲置之度外……”

這裡卻是先輕輕帶過侯君集所犯罪責,接著筆鋒一轉,又寫道:“君集等有道路之勞,未足稱其勳力。而陛下天德弗宰,乃推功於將帥。露布初至,便降大恩,從徵之人,皆沾滌盪。及其凱旋,特蒙曲宴,又對萬國,加之重賞。內外文武,鹹欣陛下賞不逾時……”

接下來卻是連舉了李廣利、陳湯、王浚、韓擒虎等大將為例子,他們皆是功勞甚偉而貪財寶,卻為其君主所赦,最後寫道:“夫以區區漢武及歷代諸帝,猶能宥廣利等,況陛下天縱神武,振宏圖以定**,豈獨正茲刑網,不行古人之事哉!伏惟聖懷,當自己有斟酌。臣今所以陳聞,非敢私君集等,庶以螢爝末光,增暉日月。倘陛下降雨露之澤,收雷電之威,錄其微勞,忘其大過,使君集重升朝列,復預驅馳,雖非清貞之臣,猶是貪愚之將。斯則陛下聖德,雖屈法而德彌顯;君集等愆過,雖蒙宥而過更彰。足使立功之士,因茲而皆勸;負罪之將,由斯而改節矣。”

整篇文章結構嚴謹,論據有力,也著實讓人信服。不過,李世民將這封奏摺給自己看,是什麼意思?

這時候,李世民說道:“允文啊,這是剛剛送上來的奏摺,你看了之後,可有什麼想法啊?”

張允文搖搖頭:“岑中書此奏章,臣已看了一下,臣無意見!”

李世民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好了,你先下去吧!”

張允文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李世民讓自己看這岑文字的奏章,恐怕就是為了試探朝堂之內眾臣的態度吧!

在第二日朝會之上,李世民將岑文字的奏章拿出來,令內侍當庭唸誦之後,喟然長嘆道:“當初朕還是秦王之時,開館納士,廣納四方賢才,侯愛卿便是在那個時候加入幕府之中。而後徵隴西,戰虎牢,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待朕即位之後,又出征吐谷渾,滅國高昌,居功至偉!雖說其品節有瑕,然終是一代功臣,所以,朕決定開釋侯愛卿及其部將!”

此言一落,那寫奏章的岑文字便出列道:“陛下顧念功臣,體恤將士,博愛仁厚,實為我大唐之幸!”

聽了這拍馬屁的話,李世民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目光卻是轉向了房玄齡、長孫無忌等重臣。

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他們知道,要出來表態了。

房玄齡當場便站出來,向李世民行了一禮,朗聲道:“微臣贊同陛下之言。雖有小瑕,難掩美瑜!侯君集雖然犯了錯誤,但難掩其功勞,所以微臣亦贊同陛下之言!”

長孫無忌則是長長一揖:“微臣無話可說!”

這兩人帶頭說了話,其餘的大臣們也倒是無話可說,就連蕭瑀、孔穎達也是笑著說道:“陛下有仁君之風,實乃大唐之幸啊!”

於是,這侯君集在刑部大牢呆了半個多月之後,便從這大牢裡出來了。

回過頭來,看了一眼這刑部大牢,侯君集心頭忽然湧起一種莫名的感慨來。長嘆一聲之後,慢慢出了刑部。

走了一段路,侯君集便看見前面站著幾道人影,停著一輛馬車。卻是自家的的兒子侯英傑帶著老管家等人站在路口恭候著侯君集。

“父親大人!”侯英傑輕輕喊了一聲,聲音中帶著絲絲顫抖。

“老爺!”那名老總管也滿是激動的喊道。

看到他們,侯君集忽然生出一種英雄末路的感覺來。再次回頭望了望這刑部大牢,一言不發的上了馬車。

馬車轔轔,慢慢的駛出了這條小巷子。

侯君集不知道的是,他兩次回頭望著刑部大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