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3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知道了。這位大對盧沒有立刻領兵衝進皇宮,而是邀請留榮王和大臣們來軍隊視察。宴會之上,淵蓋蘇文忽然翻臉,當場斬殺所有大臣,接著衝入宮中將留榮王斷為數段,棄屍溝中。

李世民一看這奏章,當即勃然大怒:“榮留王自隋末即位以來,一直對我朝頗為恭敬,而這淵蓋蘇文,朕也聽說過此人名號,此人性情暴虐,多有不法行為。如今竟然做出此等弒君之事來。”

雖然李世民有些生氣,但是這畢竟只是屬國之內的事情,所以也倒沒去詳細追究。

然而沒過幾日,張儉又送來一封奏章,上面記述著淵蓋蘇文在弒君之後,立留榮王侄子高藏為寶藏王。並派出使者來請求大唐冊封高藏王。

就在這時,亳州刺史裴莊上奏章請求討伐高句麗。這在朝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有人說這高句麗乃是累世之敵,理當伐之。有說淵蓋蘇文殘暴不仁弒君而立新君。若是此例一開,恐大唐其他屬國紛紛效仿,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同樣也有人說道自隋煬帝三徵高麗,耗山東之民,十室九空,山東至今尚未恢復元氣。若是再行征伐,恐使民生凋敝,百姓艱難。

終於,李世民在沉默良久之後,嘆聲說道:“高麗王武職貢不絕,為賊臣所弒,朕哀之甚深,固不忘也。但因喪乘亂而取之,雖得之不貴。且山東凋弊,吾未忍言用兵也!”

李世民終是沒有同意伐高句麗之策,至少表面上如此!

第三百九十一章 蒐集情報

張允文在調查院裡等了半日,終於,一位文吏送來了他想要的東西。

當初李世民詢問西突厥阿史那家族中誰人最親近大唐。張允文不敢怠慢,便吩咐那管理情報庫的官員查詢關於這方面的情報。

開啟情報一看,上面列舉了七人,按照對大唐親近度由高到低排列下來的。首當其衝的人物卻是前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之子乙毗射匱。

張允文草草看了一眼這情報,然後將它交給了李世民。

如今能做的只剩下等待。張允文甚至開始猜測到底是西突厥使者先到達還是高句麗使者先到達。

先來的還是西突厥使者。在貞觀十六年十月的時候,西突厥使者到達長安。一到長安他們便向負責接待的官員提出覲見李世民的要求。

而那位負責接待的官員卻是微微一笑,以慣例作為藉口,將這些使者覲見李世民的日期生生的推後了兩天。

當然,這是有人示意他這般做的。

兩天後,這些使臣進入皇宮見到李世民,遞上文書之後,開口說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國乙毗咄陸可汗濫殺部眾,殘暴不仁,已經不適合擔任我國可汗,我國國內大小部落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罷黜乙毗咄陸可汗,另立新的可汗!”

李世民頗為威嚴的“嗯”了一聲:“既然此事乃民心所向,那朕便順應民意,罷黜乙毗咄陸可汗!不過嘛,這新可汗你們可有人選?”

這位西突厥使臣卻是搖了搖頭:“我國內各個部落並沒有確定誰人來做下任可汗!還望大唐皇帝陛下能欽點一人來!”

此言一出,不僅是李世民,下面的大臣也是齊齊一愣,這西突厥真的我大唐來為其冊立國君,而且由大唐來選人。這在以前可是從未有此先例啊!

要知道,這西突厥雖說名義上是大唐屬國,然而其本身實力之強,完全是一個大國。和大唐的關係也不算融洽,爭奪西域控制權,乃是常有之事,如今這西突厥竟然叫李世民來冊立其國之可汗,難道表示服從我大唐了?

李世民不愧是一國之君,微微一愣神之後,便從容答道:“既然你國要求朕冊立可汗,那朕便冊立前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之子乙毗射匱為乙毗射匱可汗吧!”

這突厥使臣連忙謝恩,興高采烈的退了下去。

“看來西突厥國內局勢不容樂觀啊!”待那使臣出了大殿,房玄齡輕聲嘆了一口氣。

站在不遠處的張允文心頭恍悟,難怪西突厥會將冊立可汗的人選交給大唐來選,恐怕正是因為國內局勢糜爛,各個部落頭領相互不服,這才讓大唐來選擇可汗。

西突厥使臣沒在長安呆幾天,便帶著李世民賜下的金鼓大橐等物品返回了西域去了。

而這時,張允文收到一則關於乙毗咄陸的訊息。這乙毗咄陸在退守白水胡城之後,聽聞中頭領已經罷黜自己,心頭頗是不服氣,當即領著親兵,準備去招引他原來的部落。部落中的人都說:即使我們一千個人都戰死,只剩下一個人,也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