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兄弟你怎麼了?”
“告訴……都督,吐蕃,吐蕃二十萬大軍正往松州過來!”騎士奮力的說完話,使勁的吞了吞口水,正想著這兩名士卒能端碗水給自己喝。等了半天,卻不見動靜,抬頭一看,只見二人皆是一臉呆滯,神色恍惚。
騎士不由推了推一名士卒。
“哇——”只聽二人齊齊發出一聲大叫,丟下騎士便往松州城內跑去。
“哎喲——”猝不及防的騎士一下子被扔在地上,發出一聲呼叫來。
“什麼!二十萬!”韓威一臉震驚的看著面前計程車卒。
“是的,大人,那名哨兵是這樣說的!”
“立刻派出快馬,往益州和長安求援,趕快!”
於是一匹匹快馬從松州出發,直往益州和長安方向而去。
然而,快馬尚未抵達的長安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在開始佈置相關事項了。
“陛下,蜀中之地,沃野千里,倉廩充實,故而征戰之時,可為後方。而蜀中之地,共有軍府六十六所,兵力七萬,然實際能調動的不過兩萬。故大軍主要還是從長安調取。至於任命將領,調取大軍之事,還是請陛下裁決!”兵部侍郎報告了一下蜀中兵力情況之後,向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目光從大殿上的眾武將身上掃過。
“朕命令,令禮部尚書李道宗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令龍武軍大將軍李道玄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起左羽林軍,左龍武軍共計三萬人,連同蜀地府兵二萬人,同拒吐蕃!”李世民站起身來,朗聲說道。
被點到名字的武將一個個走出佇列之中,整齊的在殿中戰成一排。
張允文沒有聽見自己的名字,不由有些遺憾了。當下用熱情的目光盯著李世民。
李世民卻對張允文眼中發出的熱情視若不見,拿起一枚魚符,大聲說道:“李道宗、李道玄上前!”
二將上前一步。李世民接著道:“令李道宗統籌全域性兵馬,調配蜀地後勤,李道玄佐之!領左羽林軍、左龍武軍須於四十日之內,趕到蜀地!”
“喏!”二人上前,接下魚符。
“牛進達上前聽令!令牛進達為先鋒,領五千羽林軍於十五日之內,趕到松州,馳援蜀地!”
“喏!”
接著,其餘的將官也被賜下魚符,或是其跟隨李道宗大軍一起行動,或是先期領親兵趕往蜀地,集合府兵。
頒佈完命令之後,李世民拿起最後一枚魚符,朗聲說道:“張允文聽令!”
一聽李世民點到自己的名字張允文趕緊屁顛屁顛的出列:“末將在!”
“令你於憲兵營中選拔憲兵千人,於炮兵營中選徵遠將軍炮百門跟隨大軍行動!”
“喏!”張允文抱拳道。接著又小心的問道:“陛下,那我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你嘛,就留在長安城裡,等著勝利的訊息便是!”
張允文目瞪口呆的看著李世民:“可是,可是末將也想上戰場去!”
李世民卻揮揮手:“偵察營的新兵營還有調查院那邊你都要管,那裡有什麼時間去戰場!”
張允文正要反駁,李世民接著道:“你那些手下都能獨擋一面吧!既然能獨當一面,你又去幹什麼!”
眼見不可能上戰場,張允文看著手中的魚符:“那陛下為何將魚符賜給末將?”
“咳,你拿去憲兵營。炮兵營選兵去吧!呃,還不快去!”
由於此次吐蕃戰事情況緊急,所以大軍出發,沒有像出征高昌一樣舉辦什麼誓師大會,只是集合士卒,說了目的地,給了士卒三天時間準備,大軍便開拔了。牛進達的先鋒部隊更是隻給了士卒一天的時間準備。
張允文選出的一千憲兵、兩百炮兵是跟著李道宗的大軍行軍的。臨行之極,張允文特地跑到李道宗府上,和李道宗東拉西扯的說了半天,主要卻是說的這松州之地的重要性。更是攤開地圖,將吐蕃、大唐還有松州的位置畫出來:“看到沒有,道宗兄,松州這塊地方,可是扼守這吐蕃東進蜀中的關隘啊!從松州到積石山,這塊區域內皆是羌人,吐蕃人一來,羌人便投靠了吐蕃人,甚至自任前鋒。而吐蕃人一退,這些羌人又擺出一副受脅迫的樣子,請大唐原諒。此等反覆無常之輩,道宗兄處理之時,可不要手軟啊!”
李道宗聽得張允文提點,當下點點頭:“此事為兄定會好好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