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3 / 4)

小說:習禪錄影 作者:不受約束

第六天……農曆正月初七

孔子曰:窮理(參也)儘性(了自性,圓明清淨一直保持下去。)以至於命(一切萬法之根也)。從何來立命呢?從混沌中立。孔老夫子是個真參禪的人。只做功夫不參此理,不能透此理。一肚子佛法的人。又要趕快把它丟掉。

洛浦問:朝陽已升,夜月未現時如何?

夾山答曰:龍銜海珠,游魚不顧。

(有人問師:“猿抱子歸青嶂裡,鳥銜花落碧巖前。”是何境界?師答:水淨沙明,一文不值。)

夾山祖師曰:“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這幾句話很重要。道家《陰符經》:“機在目”、“機在心”。古德見桃花而悟道。“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眼睛不定,心就不定。釋迦佛睹明星而悟道,佛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神光下視,永遠不能得定。像電燈的開關一樣,你把它插中,就對了。

(師召某某法師對面盤膝而坐,糾正其姿勢,命法師注視師之印堂部分,眼神慢慢定住。師與法師交談時,法師二目又定不住了,師命其如前法定住:)以後說話時,行路時,看經時,一切時,一切處,均應如此定住,便有出家人的威儀了。打坐時,先把兩目定住了,然後再慢慢半閉眼睛,閉眼目光勿下垂,把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若是兩眼向下看,絕對不能得定,只是坐著休息罷了。

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發,平常也等於在禪堂裡一樣精進,就容易成功了。我今天香板一打,大家停下來,都不像前兩天那樣定了,都因為明天要下山了,所以不像以前那樣精進了。就是開靜以後,休息的時候,都未免鬆懈了,不如不休息的好。但是,不休息又不行,好,休息一下,輕鬆一下,再好好坐一枝香看。

唐修雅法師聽誦《法華經》。作了一首歌曰:“山色沉沉,松煙幕幕,空林之下,盤陀之石,石上有僧,結跏橫錫,誦白蓮經,從旦至夕,左之右之,虎跡狼跡,十片五片,異花狼藉,偶然相見,未深相識。知是古之人,今之人,是曇彥,是曇翼,我聞此經有深旨,覺帝稱之真妙義,合目冥心仔細聽,醍醐滴入焦腸裡,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經之旨,可憐彈指及舉手,不達目前今正是。大矣哉,甚奇特,空王要使群生得,光輝一萬八千土,土土皆做黃金色。(心地平,大地就平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如此。其實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比極樂世界更美妙。你不能入定,看不到呀!)四生六道一光中,狂夫猶自問彌勒。我亦當年學空寂(認為空即是道),一得無心便休息;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驢乘非端的。我亦當年不出戶;不欲紅塵沾步武;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行行皆寶所(紅塵裡即是佛境界)。我亦當年愛吟詠;將謂冥搜亂禪定;今日親聞誦此經;何妨筆研資真性。我亦當年狎兒戲;將謂光陰半虛棄;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聚沙非小事。我昔曾遊山與水;將謂他山非故里;今日親聞誦;始覺山河無寸地。我昔日猿未調伏,常將金鎖虛拘束,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是心即是佛。師誦此經經一字,字字爛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不在唇,不在齒。只在勞生方寸裡。師誦此經經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白牛之步疾如風,不在西,不在東,只在浮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酒之腸,飯之腑,長者揚聲喚不回。何異聾,何異瞽,世人之耳非不聰,耳聰特向經中聾,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向經中盲。合聰不聰,合明不明,軲轆上下,浪死虛生,世人縱識師之音,誰人能識師之心,世人總識師之形,何人能識師之名,師名醫王行佛令,來與眾生治心病,能使迷者醒,狂者定,垢者淨,邪者正,凡者聖,如是則非但人恭敬,亦合龍贊詠,鬼贊詠,佛贊詠,豈特背覺合塵之徒,不稽首而歸命。”(以上境界,若非大徹大悟,不能證得。)

(下午四點)

把初出家嚴肅決斷的心情,永遠保持下去,成佛有餘。我們打七,亦復如是。為什麼有的人來了七天,沒有成就呢?下山以後如能永恆地細水常流,至誠精進,一定可以得大成就。釋迦佛也是個人,我們也是個人,釋迦佛能成佛,我們當然也能成佛。不要小看了自己,不要自暴自棄。要把自己的心量擴大。《華嚴經》說十方諸佛光光相通,要修華嚴觀,證入一真法界。

根本智(明心見性)易得,差別智(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學問知識)難求。不要著慌,不要輕慢,要發大心,懇切發心,好好求佛菩薩加庇,好好修持。你真正大徹大悟了,便什麼都明白了。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