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河北霸主袁紹。是故,吾有所言!”
“哼!此乃奸賊曹操之計謀也!曹賊害死朕的皇兄,又假作遺詔禪位袁紹!朕之父皇威震華夏,孰人不知孰人不曉!即便天子遺詔禪位也輪不到袁紹!朕秉父命,繼承高祖之威,傳承漢劉天下。朕問汝,朕與袁紹哪個當為真命天子乎?”洪武皇帝冷冷的問道。
“這?”孟獲見洪武皇帝如此問道,有些遲疑的說道,“陛下乃是漢室宗親,自當繼承漢位。然此番陛下俘獲於臣,使臣心中不服!”
看到孟獲服軟,洪武皇帝的臉色有些好轉,遂問道:“因何不服?”
“吾大軍至此,尚未交兵,便敗於陛下。乃是陛下趁人之危,攻某不備,以致如此,如何肯服?”孟獲狡辯道。
“如何才能令汝降服?”洪武皇帝看樣子是要令他心服口服。
“吾雖蠻人,頗知兵法;若陛下端的肯放吾回洞中,吾當率兵再決勝負。若是陛下這番再擒得我,吾方服也!”孟獲言道。
洪武皇帝看著孟獲冷冷一笑,遂使人為其解開繩索,放其歸去。
孟獲騎馬回寨,見董荼那、金環三結和自己的弟弟孟優皆在,唯獨少了第三洞的元帥阿噲喃。
“阿噲喃因何不在?”孟獲問道。
董荼那遂言道:“那阿噲喃在瀘水灣被敵將張任所擒,投降了漢帝。有士兵看到這次敵軍攻入我軍山寨便是他所部兵馬打得前哨。”
孟獲聞言,真是又氣又驚,但是也是很無奈,畢竟人家沒有在自己營中。
原來,洪武皇帝聽到張任說那董荼那上次投降乃是假意,便知此番若是放了阿噲喃回到孟獲營中必然有禍事發生,遂使阿噲喃統領本部兵馬隨軍駐紮。
阿噲喃叛變,瀘水隘口無人把守。孟獲便使第一洞元帥金環三結統領本部兵馬三萬前往隘口駐守,自引大軍去了夾山峪,要與張任、黃敘交戰。
趕到夾山峪,孟獲竟然發現,這裡空無一人;急忙找來土人詢問,土人皆言昨夜大軍復渡瀘水,已經迴歸大寨了。
孟獲遂返回寨中,與其弟孟優商議道:“如今漢軍之虛實吾等已然盡知,汝可去如此如此。”
孟優遂領了兄長之計謀,引領百餘蠻兵,搬載金珠。寶貝。象牙。犀角之類,渡了瀘水,徑投孔明大寨而來;方才過了河時,前面鼓角齊鳴,一彪軍擺開:為首大將盧津關第一師團遊擊將軍楊昂是也。
孟優見狀大驚,竟不敢上前見禮。
楊昂上前去詢問,方知其來意;遂使其在外相侯,差人入內稟報天子。
天子洪武皇帝正在中軍大帳之中與丞相諸葛亮、盧津關大都督張任、副都督黃敘、建武將軍劉善、振威將軍許洋、奮武將軍黃岩、揚威將軍徐漠、揚武將軍薛立、廣威將軍韓飛、廣武將軍高陵、寧朔將軍董淵、左積射將軍範瑋、右積射將軍陳猛、強弩將軍趙鋼、強弓將軍木易、奉義將軍徐宏、監軍賈穆、驍騎將軍鐵甲、童昭、李典、樂進等人商議平蠻之事。忽然帳下一人稟報:“啟奏陛下,蠻王孟獲差其弟孟優前來進項寶貝。”
洪武皇帝聞言,詢問左丞相諸葛亮:“丞相,此人所來何意?”
“陛下所想便是其意。孟優所帶之人定然都是蠻族勇壯之士,此乃孟獲之計也!陛下不妨將計就計,以此再擒孟獲!”諸葛亮笑著說道。
“難怪父皇常說丞相天人也!今晚之戰便有勞丞相了!”漢帝笑著說道,“朕也要參加這次伏擊之戰,還請丞相不要厚此薄彼喲!”
“這萬萬不可!陛下萬金之軀豈可親臨戰場?”諸葛亮等人聞言,紛紛勸阻。
洪武皇帝見狀,知道眾臣之心意,遂笑著言道:“難道諸位愛卿以為有哪個能夠傷的到朕不成?”也是,這些人都不想想,他們這個皇帝可是連呂布都不是對手,首次出戰便獨佔六員敵將,竟然取得斬一傷三的驕人戰績!
“這?……”被皇帝如此一說,眾文武一時無言以對。是呀!他的武力是毋庸置疑的呀!萬一他急了,來一句,要不咱們比試一下!那誰受得了呀?
諸葛亮眼珠一轉,遂言道:“陛下欲上戰場,也未嘗不可?以陛下之勇武,天下無敵也!既然如此,臣勉為其難,接下陛下這道口諭便是!”
眾文武實在是搞不懂這個諸葛孔明什麼意思,但是皇帝的那柄鎏金鏜可不是好對付的,他們都乖乖的閉上了嘴。
“那請丞相派兵!”洪武皇帝言道。
諸葛亮唱了一聲:“臣領旨!”說完,從衣袖之中取出一沓書信,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