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張繡挺直伸腰,慷慨而言。
“那依將軍之言,我還需在抓獲你叔父張濟。待你叔父投降之後,你方肯投降。是也不是?”劉備問道。
“將軍欲捉拿我叔父,恐非易事!再言之,將軍依詭計擒獲繡。繡心中頗為不服!若將軍能夠在戰場之上堂堂正正擒獲我張繡,繡自然心服!”張繡終於說出了他的企圖。
這人就是當你給他三人染料,他就想著開染坊。大部分人都這樣,張繡自然屬於大部分中的一份子了,也不例外。殊不知,他已經一步一步的步入了諸葛亮的欲擒故縱之中了。
但聽諸葛亮說道:“張繡將軍,你中了我的計謀被擒。既然你不服氣,我便與玄德將軍商議一下,放你回去!亦菲不可!”
“此番放你歸去,若是在戰場之上自此擒獲與你,若是再不投降,便將你直接斬首。張繡,你可聽真?”劉備接言說道。
“若是你等在戰場之上堂堂正正打敗了我,我自然說服叔父,向你等投降,自此效忠鎮國大將軍共同振興大漢江山。”張繡說道倒是鏗鏘有聲。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劉備被他這慨然之言有些感動,遂站起身來,親自為其解開綁繩,“公乃是天下名將,但願能從前言。”
張繡見劉備真的解開了自己的綁繩,遂說道:“若下次戰場之上再次遭擒,繡定依前言!”言畢,轉身欲出。
劉備使人取來張繡的兵刃、馬匹,遂送其出城。
張繡走後,劉備問諸葛亮:“軍師,此人這番回去,可否會勸說張濟投降?”
諸葛亮搖搖頭,說道:“此人武藝高強,自認為我軍中無人能敵其勇。怕是回去之後,張繡根本就不會去見張濟,而是引兵來攻我軍。”
“那我等這次放他回去,豈不是放虎歸山耶?”一旁周倉插言說道。
“放虎歸山又如何?此虎早晚便是主公駕前的猛虎,早來抑或晚歸,又有何妨?”諸葛亮不以為然的說道。
“敢問軍師,下一步我等該如何行動?”宋憲問道。
“這幾日裡張繡定然會趁著夜色前來劫營,各位將軍務必要多加小心!”諸葛亮看著地圖說道,“若是張繡聽從許子將的勸說,劫營定然不會!但是死守亦是不可能。因此,某以為這兩日若是沒有前來劫營,三日之後,張繡定然盡起其兵與我軍決一死戰。那一戰若敗,張繡定會引軍迴歸長安,然後夥同張濟退往弘農!以潼關險隘相阻。”
“如此一來,我軍又該如何?”劉備問道。畢竟此番出征,劉騫派兵出來。但是聖旨所命領軍將領乃是劉備。所以劉騫並沒有過多的要求此番征戰的目的性,劉備長期以來都是聽從劉騫的安排,導致此番知不道該到哪裡合適。
“我軍尚有一支奇兵隱於山中,此時可盡起此兵。在張繡舉行全面對決之時,其奇兵攻擊長安,斷卻張繡之歸路!張繡不戰自敗!”諸葛亮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方說道。
到底是何處的奇兵,又是如何能夠取得如此效果呢?還請各位繼續往下看,精彩還在後面。
第202章 張錦叢決戰咸陽, 智諸葛又下一城
第202章張錦叢決戰咸陽,智諸葛又下一城
上文書講到劉備依諸葛亮之計謀活捉了張繡。但是為了徹底折服張繡,使其能夠為己所用,又放了他。然後諸葛亮又拿出了第二條計策,欲使奇兵突襲長安。
話說哪裡來的奇兵呢?孰知三國演義的讀者應該知道,在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戰鬥旅程中,蜀國大將魏延曾提出過著名的“子午谷奇襲”之計。當時諸葛亮年歲已大,頗為自傲,更是過度自滿,沒有采取這條計策。咖啡感覺非常可惜。因此在諸葛亮沒有加入這個集團的時候,就已經在此,從賈詡的嘴中沉下了這支奇兵。
這支奇兵就是斜谷關鎮守的驍騎將軍臧霸臧宣高所帶師部。
諸葛亮獻計之後,劉備遣宋憲引本部兵馬帶著虎符和手諭趕往斜谷關。至於宋憲、臧霸如何進攻長安,張濟如何抵擋等等諸多事宜,暫時不說。
單說神槍將張繡,單槍匹馬從劉備大營出來,心中這個窩囊就甭提了!本來戰場較技,宋憲哪裡是自己的對手?不期中了人家的埋伏,不但自己被人家擒獲了,麾下三千士兵竟然無一倖免,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沒有全部戰死,尚有部分被人家俘虜了,還留了一條命在。
那劉備到最後竟然把自己給放了!難道真的是自己長得太帥了?肯定不是!他是想兵不血刃的佔取了我叔父這個雍州之地罷了!竟然還讓我勸說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