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代魏成蜀 作者:雙曲線

他面見吳景,摒去左右之人,低聲說道:“太守大人可有發現,你我身邊正在發生著變化?”

“有何變化?”吳景急忙問道。

“公不見府中官員皆與劉繇親近,軍中兵將皆於張英、陳武、陳橫、樊能等親近乎?”孫賁直言不諱,遂將自己在軍中的一番際遇講了出來,又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吳景一一訴說。

吳景聞言,愣愣的不知道在想什麼。

“太守大人?!”孫賁見吳景樟木愣腦的痴呆樣子,在一旁呼喚道。

“哎!真沒想到我竟然做了一件引狼入室的事情呀!這該如何是好呀?”吳景回過神來,哀聲嘆道。

“大人,某倒有一計。不如使人送信給長公子孫策借袁術之兵,劉繇必當歸還大權。”孫賁獻計道。

吳景哪裡有什麼對策,此時心頭已經徹底大亂;又聽到孫賁有此一計,遂點頭答應,使孫賁遣人送信給孫策。

卻說孫策自其父孫堅殉命,葬後百日,便退居江南,禮賢下士;後因陶謙與其母舅吳景不合,遂移母親並家屬移居廬江,自己卻投靠了袁術。正值袁術勢力漸大,袁術見孫策來投,甚是喜愛,常常嘆息:“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遂冊封孫策為懷義校尉,又使其引兵討伐廬江太守陸康。

不日,孫策大敗陸康,得勝而回。袁術欲拉攏孫策,遂使其母舅吳景出任廬江太守,治理廬江。

劉繇逃入廬江之時,恰好趕到孫策引兵攻打涇縣。原來,袁術見孫策勇猛不下其父,又令其引兵征討涇縣亂軍大帥祖郎。區區亂軍如何使江東猛虎的敵手,不過半月,孫策帶著父親的老部下黃蓋、程普、韓當,竟平涇縣亂軍。其引軍迴歸之時,正好趕上袁術大宴將士於壽春。

袁術聞報孫策征討叛賊得勝迴歸,遂喚孫策到堂前相見。孫策來到晏堂之上,拜於堂下。袁術問勞完畢,便令孫策侍坐堂前飲宴。

當日筵席之後,孫策自迴歸營寨,得見舅父書信,心中頗為擔憂;又憶起袁術席間相待之禮數頗為傲慢,心中鬱悶之極又兼煩躁,便舉步行至中庭當院。想起父親孫堅乃世之英雄,如今自己卻淪落至此,為他人所驅使,他不由得放聲大哭。

忽然卻見一人自打外面破門而入,大笑著問道:“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有不決之事,何不問我,乃自哭耶!”

孫策猛然抬頭觀看,來人竟是丹陽故障人,姓朱,名治,字君理,其父孫堅舊從事官也。遂收淚起身,延請之落座:“策所哭者,恨不能繼父之志耳。”

朱治說道:“君何不告袁公路,借兵往江東,假名救吳景,實圖大業,而乃久困於人之下乎??”

二人正在商議間,不防有一人忽然進入,說道:“公等所謀,吾已知之。吾手下有精壯百人,暫助伯符一馬之力。”

孫策抬眼觀看,見來人乃是袁術謀士,汝南細陽人,姓呂,名範,字子衡。呂範說道:“只恐袁公路不肯借兵。”

孫策說道:“吾有亡父留下傳國玉璽,以為質當。”

呂範以為袁術短目之人,定然收之,遂說道:“袁公路款得此久矣!以此相質,必肯發兵。”

三人計議已定。

次日,孫策入府來見袁術,拜於袁術近前,哭泣著說道:“父仇不能報,今母舅吳景,又為豫州刺史劉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廬江,必將被害。策敢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遺下玉璽,權為質當。”

袁術聽聞有玉璽做質,使孫策取而視之,遂歡顏大喜的說道:“吾非要你玉璽,今且權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馬五百匹與你。平定之後,可速回來。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我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剋日領兵便行。”

孫策拜謝,遂引軍馬,帶領朱治、呂範,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等,擇日起兵。

第207章 妙才周郎始出山,短目劉繇罷英才

第207章妙才周郎始出山,短目劉繇罷英才

這一段描述中真真假假,還請各位不要太過挑剔。周郎公瑾出山,比之諸葛亮要相差很多。畢竟諸葛孔明是很騷包的一個謀士,在演義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對他的描述,尤其是三氣周郎,顯示出周郎與之智慧不相符的度量;其中“死諸葛嚇退活仲達”,雖然是用來體現司馬仲達的疑心之慮,但是亦有些……

好了暫時不再細表前人如何?畢竟我的水平比之前人差之甚遠。那麼就繼續開講我思想中的故事吧……

話說孫策等人兵出壽春,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