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代魏成蜀 作者:雙曲線

原來,在淳王攻下魏都之後,董淵便接受了淳王的命令,帶著本部兵馬十餘萬大軍,從臨淄出發,穿越大海,直奔遼西。

第一次出海,海上的浪頭激起了很高,使得他們的船隻行進十分艱難,更有不少士兵在船邊上被掀入海中,而大多數士兵在河上行船時沒有什麼感覺,到了這裡卻是暈船暈得厲害。

董淵拿著那張太上皇給的地圖,在船室內觀看著,不是盯著羅盤觀察著方向,然後與身邊的夏侯霸、周偉等人商議著。

靠著海邊,無數大船乘風破浪行駛著,使得剛剛從戰亂中安定下來的人們再次趕到驚慌。幸虧董淵使人在這些地方發放了榜文,不然,這些百姓們的動盪將會是剛剛平靜的社會再次造成混亂。

經過月餘的航行,董淵終於帶著麾下大軍在長興島登陸。

在島上短暫休息之後,大軍再次登船。

經過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到達了遼東郡的長豐縣。

忽然又十餘萬的大軍在海邊登陸,當地的土著民們全都躲進了自己的家中。

早已料到了這些事情的發生,董淵使人將當初劉騫在遼東時的旗幟打了出來。

那個旗幟乃是勇安亭侯的旗幟。

據說,劉騫帶兵離開遼東的時候,葛坡和趙家莊的百姓組成的勇安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小城。這個小城始終懸掛勇安亭侯的旗幟,這是遼東各地廣為流傳的一個佳話。

董淵帶著兵馬直逼魏文昭王曹丕所在的城池——右北平。

十萬名大軍突然兵臨城下,將一個文昭王嚇得半死。

司馬懿引兵二十萬前去救援曹昂,曹丕留在右北平的兵馬不過十餘萬,可戰將領卻也有不少。

但是對這突如其來的漢朝大軍,他還是真的毛了!

就連那些將領中也出現了一些投降派,可見投降派並不是那些文職官員的專利。有些怕死的將領也是投降派中的頑固者,他們或許比那些文職官員更加怕死。

曹丕看著身前這數十名將軍,竟然有超過了一半的人建議投降;而且所有的文臣都說大勢已去,當識時務!

曹丕左右為難,到底該何去何從?到底是否一戰?

第436章 集重兵封殺孫吳,統天下南柯一夢

第436章集重兵封殺孫吳,統天下南柯一夢

魏文昭王曹丕本是一個十分沉著的人。他懂得藏拙,懂得利用時機,也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在這個混亂的年代,他更清楚如何掌控自己的命運。

看到麾下大將鄧艾二人不斷請戰,他不得不照顧這些主戰派的情緒。

“士載,孤許汝精兵五萬,出城與敵軍一戰吧。”他還是要依從這些將軍的意圖。

“諾!”此時可以一戰的也只有鄧艾了。

從中原戰敗以後,他便帶著麾下敗軍投遼東來了。

魏軍中主戰的大將還有十餘人,也都隨同鄧艾大軍出城,直奔城外漢軍。

然而曹昂猶豫之際,已經葬送了出兵攔截漢軍的最佳時機。

在城外,鄧艾與董淵形成對峙。

明顯的劣勢之下,鄧艾等人並沒有膽怯和退縮。

看出了這些人的決絕,董淵沒有依仗兵力的優勢,沒有立刻揮軍而上。

他在等待,在等待鄧艾的進攻。

鄧艾部將仲長統向鄧艾問道:“將軍,敵軍勢大,我軍當如何以對呀?”

“傳令三軍,果斷出擊。昔日受丞相大恩,我等當以性命相報。此戰雖敗,我等亦可名留青史。”鄧艾這是抱了必死之心。

“諾!”

鄧艾大軍在三通鼓聲之後,發動了攻擊,朝向比他們多出了一倍還多的漢軍發動了攻擊。這五萬魏軍一個個都將生命拋到了腦後,奮不顧身的朝著漢軍攻殺過去。

這一戰,董淵可謂是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價。

四品中將夏侯霸、周偉都受到了輕重不等的傷;從四品上將方夜、夏侯威、龐會、李學全部受傷;卓安被鄧艾擊殺,戰死疆場。

董淵親手斬殺了敵將鄧艾。

麾下數萬將士血灑疆場,魂落異鄉。

又一個修羅戰場呈現在了右北平城外。

此戰,魏軍主戰派將領全部陣亡,驚嚇之中北平城內的魏文昭王曹丕幾欲投降。

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曹丕還沒有從驚嚇中緩過勁來,又一個訊息從虛無山方向傳來。

“大都督司馬懿帶著三萬大軍和一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