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糧曬糧的對策。
接下來的幾日天氣晴好,麥地很快熟透,飽滿的麥粒在太陽大喇喇的照射下,已經接近半乾了,連成片的望過去,一片金黃金黃的,甚是喜人。特別是安平家的這四畝麥地,這地本來就是張家村最肥最好的地,當時趙大山一家下種的時候,就是下足了肥,澆透了水的,安平接手之後,照料的更加仔細,肥水從來不缺。這時候若是摘下一束麥穗來跟別家的放在一塊兒,能明顯的發現,安平家的麥子又大又飽滿,色澤也純亮。
安平家的麥地,熟的比新水家的要早兩天。正好兩家都缺勞力,這幾日新水一家大小便來幫著安平家收麥打麥,等到收完了安平家的,再去收新水家的,不會耽誤麥收,還彌補了缺勞力的缺點。
麥收這天,天氣大晴,安平家一共四畝的麥地,四個壯勞力齊上手,再加上還有一堆小的在後身打下手,估計一天就能割完,到時候拉到麥場,安平今天開始就要住在麥場裡看麥了,等到新水家的地收完之後,他們兩個就可以輪流看麥,一直到麥子曬好,從打麥到曬麥,因為新水家麥收要晚兩天,所以整個過程大約要半個月的時間。
安平家的麥子收完了拉到打麥場,粗略一估計,約摸畝產得有四百斤左右,普通的麥地遇上好年景,畝產一般都是三百五十斤左右,差也不會差的太大, 可安平家的一下子打這麼多,叫幾個相鄰打麥場裡的老農們很是眼紅了一番。
當然,具體能收多少麥,還要曬完糧過了稱才有數,如果真如估摸的這麼多,那曬完糧頂少能收十來石麥子,交完稅還能剩下八石左右,安平家這是自家的地,不用交租子,八石糧就是屬於自家的了。要是真能有這麼多麥子,如果換成粗糧,足夠一家人吃上一年還能餘下一些換錢的了。
第二日,要打麥,安平家的麥子一天打不完,打多少算多少,第三天就要去幫著新水家的割麥了,等割回來,再一塊兒打麥曬麥。安平臉上掩飾不住的喜悅,手裡幹勁十足,一邊吆喝著,一邊跟新水一塊推著碾子。
張素帶著樂清樂雲去撿地裡撿麥穗了,藍氏跟新水媳婦坐在打麥場旁邊的小草棚裡,兩人剛推完一輪碾子在歇息,新水媳婦一邊擦汗一邊笑著道:“樂雲娘,你看你家樂雲爹喜的?你家今年可真是大豐收了。”
藍氏也笑著望著外面的安平:“收這麼多,我也沒想到哩。又不用交租子,實實在在是真不少。不過, 我就怕這幾日再變天哩。”
“哪可能,你瞧瞧這天晴的,保準十天裡頭不下雨”新水媳婦從旁邊備的小水桶裡舀了一瓢水,喝了幾口, 擦擦嘴:“我看,你今年少說要收七八石好糧食哩你就知足吧,要是一般的四畝地,等曬完了糧,交完稅再交完租子,能有三石就不錯了。”
新水媳婦說著,不由彎起嘴角,跟藍氏開起玩笑來:“ 要說我張素這門親呀,可真真是結對了你瞧,你家這一家人,啊?老大媳婦進鎮做廚娘去了,比個男人掙的還多,文陵呢,也是個能耐人,我的眼光不會錯, 他現在是衙役,將來,就有可能做中衙,大衙,甚至捕頭呢。再看看他姐夫,你家安平,今年折騰糞肥和菇子掙了不少錢吧?你家麥子又大豐收……哎喲,哎喲,這樣的一家人,張素過去了哪愁過不上好日子呀,哈哈哈~~”
“嬸子真能說笑”藍氏也笑起來,自文陵當了正衙,大嫂又去做了廚娘,孃家的生活的確好了許多了。
“哎,多虧我眼尖,手又快, 先搶佔下了。要不然,哪有我的份兒啊?哈哈哈~~~”新水媳婦一邊說著,一邊爽朗的哈哈笑著,笑聲傳出去,惹的外面兩個推碾的男人頻頻回頭看。
張素帶著樂清樂雲撿了一會兒麥穗,便帶她們回家去了。她們還要各自回家去做飯,給麥場上的父母送去。
進了院門,樂 清去燒火,樂雲則先把雞喂上,又回來收拾起飯菜來:“今兒打麥,活計重,咱們做點好的給爹孃送去。炒個青菜,再拿紅頭菇做個湯,裡面加上兩個雞蛋,你看怎麼樣?”
“好啊好啊那吃什麼糧食呢?”
“就熱幾個白麵饃饃咋樣?收這麼多麥子,咱們也不用捨不得吃。”
“行。”樂清笑起來,來這兒這麼長時間,她還真沒正經吃過幾回白麵。
這時,有人敲門。
樂雲問了一聲:“誰啊?”外面卻沒有人回答,只是一個勁兒的敲門,樂雲只好去開門。
“幹啥?”樂雲上下掃視眼前的楊世仁,才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彷彿一下子長了兩歲,比原來黑了,比原來穩重一些了,只是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