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3 / 4)

姐妹二人依次叩拜後,賈瑾又在邊上的兩個土包前擺了一捆甘草。方才站起身來,對黛玉道:“這裡就是當年的戰場,那片野花下面就是北狄騎兵的屍體。當年真宗陛下先行突圍,可是太子殿下卻在亂軍中失了蹤,而且北狄也發現了真宗陛下的蹤跡,遣先鋒打頭陣。當時的寧榮二公就奉命迎敵,在這裡往南一里左右的一個屬於祖籍南方的官員的小莊子裡發現了當時受了傷不能移動的太子殿下,也就是後來的仁宗陛下。如此一來,寧榮二公就不能利用山地限制北狄騎兵的速度與之周旋,只能在這個北面山坡迎擊敵人。

“好在那個南方官員很喜歡竹子,在莊子上種了很多,就是這個座小山的南面也種了許多,這裡臨近溫泉,竹子長得快,也長得多。寧榮二公手下計程車兵不多,但是沿途也收留了不少官宦人家的家奴,還有甘露行宮裡逃出來的又和真宗陛下的御駕走散了的宮女太監也漸漸往這裡集中,因此人手還是夠的。寧榮二公就砍下竹子埋在前面的平地裡,將近兩裡地,都密密麻麻地埋下了這樣的機關。埋下的竹子分成兩種,一種是一尺有餘兩尺不到的一頭尖一頭平的,被完全地豎著插入地下,平的一面與地齊平;另一種卻是接近三尺左右有的兩頭尖的,也被豎著插入地下,一半在土裡,一半卻在地面上,又被草掩蓋著,不細看幾乎完全看不到。那些北狄人看見寧榮二公在這山頂安營紮寨,就拼命地往這邊衝,那短短的二里地,就看見不停的有馬倒下,然後有士兵飛起,跌在地上,或者被竹子戳穿了身體,或者是被竹尖削去了頭顱。”

黛玉吃驚的捂住了嘴,不敢相信那麼美麗的開滿鮮花的平原上居然曾經有那麼多人死去。賈瑾又指著那幾個小渠溝道:“北狄人馬眾多,那機關雖然留下的不少人命,可是還是有許多人踏著同伴的屍體到了這個山坡下,……”

正文 第三十六節 且說舊事二女祭祖 (二)

PS:這個是催更的加更,謝謝奈落の花的打賞。

“北狄人馬眾多,那機關雖然留下的不少人命,可是還是有許多人踏著同伴的屍體到了這個山坡下,而榮寧二公手下的人手雖夠,兵器卻不足,除了原來計程車兵手中的刀劍弓矢,還有從附近人家家裡收集來的菜刀柴刀和匕首裁紙刃之類的,就只剩下鋤頭鐵鏟了。雖然寧榮二公有派人偷偷收集戰場上敵人遺落的兵器,可是危險不說,還只能在夜裡收集,如此一來蒐羅來的兵器也是杯水車薪,根本就不夠,而且北狄人多用弓箭和馬刀,而弓箭沒有經過一兩年的訓練根本就不能上場殺敵。多虧了那第二道機關,才又一次擋住了敵人。

“當時寧榮二公讓那些宮女太監們做了許多拒馬,又在拒馬後面挖了一條三丈寬的一丈多深的壕溝,壕溝底部也埋了削尖了的竹竿,上面又做了掩飾,這樣的陷進又留下了數千的北狄騎兵。北狄見近萬子弟都填進了這小小的山丘前,更是生氣,派了右軍大將來拔這個釘子,好在當時真宗陛下已經得了訊息,派了人馬接了太子回去,可是為了保證路上的安全,寧榮二公和前來支援的當時的禁軍教頭後來的理國公就必須負責斷後,要等到太子進了京師才可以撤。

“就是這樣,等京師用床弩射殺了北狄大將,又迎來援軍,和北狄簽了城下之盟後,北狄方才撤軍回國。當時朝廷以為寧榮二公和理國公大人都已經戰死了,還派了官員來祭奠,才發現寧榮二公和理國公還活著,只是寧榮二公手下的兵士和家奴、宮女太監一共六千人和理國公帶來的增援的八千人馬最後活下來的不過百餘人。剛開始的時候,寧榮二公還在附近的莊子裡找到了糧食,大家還能吃飽肚子,可是後來戰事緊張,又添了理國公麾下的人馬,京師又被圍住了,雖然後面的莊子上有水井,可是糧食很快就沒有了,又不能得到補給,就只能吃壕溝裡的死去的戰馬的肉,戰馬吃光了就吃北狄人的肉,然後就輪到死去的宮女的肉,就這樣硬生生地將對方整個右軍拖住了整整十天!沒了吃的就吃人肉,沒了武器就去戰場上去拿命去搶,就連理國公的表弟都因為去搶戰場上的刀劍弓矢而被敵人射成了刺蝟,沒有刀劍就拿著削尖的竹竿上場隔著竹柵欄狠狠地刺敵人,就是被敵人劈成兩半也要將手中的匕首裁紙刃送進敵人的身體。等北狄撤軍後,朝廷派人打掃戰場的時候,還有好些人都是和北狄人的屍體混成一團無法分開。

“這就是戰爭,是死亡,是殺戮,是獻血,是永遠無法挽回的生命。”

“姐姐,為什麼要打仗?那麼多人都死了不是嗎?”

“這是為了活下去。草原上氣候惡劣,而那些北方蠻夷又不事生產,終日靠著劫掠為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