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3 / 4)

小說:異世明皇 作者:抵制日貨

皇國只不過是一個小城,根本就沒有能力造不出戰艦來,他們都以為是教皇幫西班牙王國索要,於是就‘大方’的給了‘瓦薩號’戰艦的圖紙。

幾乎所有的歐洲人都知道,在1628年瑞典建成了一艘巨大的戰艦‘瓦薩號’,但他們同時也知道,就在瓦薩號下水的同一天,瓦薩號就給一陣強風給吹翻沉沒了。所有人都說這設計圖紙有問題,但由於是當世最有名的造船家佩特設計的,還沒有人找到它的缺陷。教皇當然也知道這件事,只不過他想著是給東方人做交換的,東方人再厲害,也不知道這圖紙是有問題的。所以在瑞典的人驚愕中,教皇答應了就要‘瓦薩’號。

拿到圖紙後,教皇烏爾班八世為了慎重其事,特地讓一個大主教帶著他的教廷諭旨跟戰艦設計方案前往神秘的東方,去將那珍貴的防禦天花的方子拿回來。大主教他們一行,等到了大明已經是崇禎九年的事了,此時暫且不表!

到了崇禎六年五月,在大明境內都沒有什麼大的事情。由於早先就給了李原吉旨意,所以大明官屬的商船主要都是運送大米回來。此時在南京倉庫,糧食的儲備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而湖廣方面,今年的夏糧就讓他們直接存在了武昌以備後用;京師的糧食只是靠江南的供應。

今年前幾個月風調雨順,各省都沒有受什麼災害。所產的糧食幾乎勉強夠用,不足的地方便從其他省份抽調。之所以有這個較好的局面,主要是衛所取消了軍戶制度,皇族解決了俸祿的問題,這兩項措施不僅節約了開支,而且還使田地得到了開墾。一進一出之間,為大明節約了一大筆的收入。

而部署在大明內地的人馬,現在都集結在了陝西境內。從歷史上明末的農民起義來看,最主要的導火線是在陝西點燃。除去隔壁省份的山西曾有過一批流賊,其他象湖廣,河南等地都沒有那麼多流寇。所以陝西是防中之重,其它地方就不需要大規模駐軍以增加當地的負擔。

靠北邊的省份中,河南,湖廣,山西都已經給我釜底抽薪的把農民造反的機會降了下去。我給他們找了一個好的巡撫,只要百姓能夠吃飽飯,他們就不會跟著作亂。而對於陝西,雖然我已經讓楊鶴重點賑濟,但陝西境內太廣,生活環境也比較惡劣,流賊馬寇較多,民風又驍勇好鬥,所以現在陝西表面上沒有什麼動亂,但只要一有什麼天災**,說不定流寇就能春風吹又生。

陝西的左良玉跟周遇吉部表現的最為積極,他們以西安為界,四處帶著人馬到處剿賊,報上來的人頭也不少。其中還是斬了不少潛伏著的流寇,包括宜川的王左掛、飛山虎、大紅狼、洛川黑煞神,延川王和尚等一些我聞所未聞的土匪頭子。

雖然他們收穫不少,但我怕他們過多的殺戮,反而惹起當地百姓的不滿,特別是我擔心這些靠人頭積功的將軍,肆意的亂殺百姓來虛領軍功。所以我給了他們嚴旨,不得亂殺無辜,即便亂匪也是追究魁就可以了,剩下的小兵羅羅都送到去做修路修水渠的民工。

同時,因為我的出現打破了歷史的軌跡,使得原先的歷史出現了偏差。很久都沒有訊息的林丹汗終於又露出頭來了,只不過這一次他來了一個試探性的進攻。在四月的時候,他派出一支輕騎向歸化城方向試探。喀喇沁部的達來臺吉接到情報後,馬上就向大同求援。常炎林帶著黃得功兩隊人馬,在歸化城西面一百餘里的地方會同喀喇沁部伏擊了察哈爾部騎兵。慘遭失敗後,林丹汗再不敢輕易的西向渡過黃河。

由於困在青海附近,林丹汗跟他的部族飢寒交加,沒有好的牧地,牛羊得不到放牧,牧民們都困苦不堪。林丹汗為了擺脫困境,帶著他剩餘的五萬騎兵直奔青海邊鎮。他還想著要大明將每年的賞賜交給他,當然這次自然是帶有脅賞的意思,他揮兵自清水、橫城分道而入,守備姚之夔等不能御,沙井驛副將史開先、臨河堡參將張問政、岳家樓守備趙訪皆潰逃。

佔據了優勢後的林丹汗,趾高氣揚的寫了篇文書過來,要求大明給予他這兩年的賞賜銀兩跟物品,否則就將進兵東南自己去取。寧夏總兵賀虎臣接報後,一邊將戰報往朝廷,一邊親率士兵趕往薄靈州,與林丹汗對峙。

陝西巡撫楊鶴接到求援的軍情後,立刻組織人馬前去救援。第一批人馬是左良玉的隊伍,其後,根據兵部的公文再調盧象升率神武營前去。由於新調出來的神武營不再設三營建制,只設總兵官一職。原先跟洪承疇出來的將領大部分迴歸京師三營,等待呼叫。左良玉因為斬高迎祥有功,已升遷至副總兵。所以在青海一現的三支隊伍中,賀虎臣跟盧象昇平級,為了方便指揮,兵部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