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希望你們想清楚了,是去粵州接人,賺下品晶石,還是幫本縣守城牆,積累功勳,兌換築基丹?所謂二選一,一定要做好選擇。很多時候,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還有,如果你們有親朋好,有來本縣這裡賺下品晶石的本事,本縣也十分的歡迎啊。”
秦之初在坊市這裡丟擲來的任務,先是在他聘請來的諸多修真者、武林高手中引起了轟動,然後又透過這些人,傳揚了出去,迅速地擴散開來。當然,這種擴散基本侷限在修真者的圈子中,還沒有人無聊的去跟粵州本地的官府說。畢竟,告訴粵州官府,安南王也不會打賞他們晶石。
秦之初把韓青石留在了坊市,主持坊市的一般事務,目前坊市的規模還很小,韓青石足以應付,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
秦之初回到縣衙,把前往湯岅山的念頭暫時放到了一邊,不是他不想去,而是時間來不及了,因為馬就該是癸巳年的春節了。
轉眼到了次日,這一天是大周順德五十七年,壬辰年的最後一天,永定縣的縣城內突然變得冷清起來,所有的百姓都回到自己家中,和家人團圓,大街除了偶爾會有一些孩子在嬉鬧追逐外,基不到大人的身影了。
秦之初事先讓龔秀珍幫他買了幾車年貨,然後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帶著幾個人,從縣衙出來,帶著年貨,開始滿縣城轉悠。
關志文他們實現整理了一份名單出來,名單有團練團丁的家屬,有困難戶,有樹立長生牌位的積極戶,有永定縣聲望頗高計程車紳等等,一共幾十戶人家。
秦之初逐戶拜訪,每一戶都會送一份年貨,再說一會兒話,或是勉勵,或是激勵,或是鼓勵,順帶著再說一些“春節快樂”、“閤家歡樂”、“全家幸福”之類的話。
別說是永定縣的百姓了,就算是遍數大周朝的人家,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有縣太爺登門拜年,送年貨的事情,那些被秦之初登門的人家,個個是又驚又喜又惶恐。
等把這些人家轉完,已經是傍晚時分了,有人開始燃放鞭炮,家家戶戶燒水煮餃子。
秦之初回到縣衙,讓人準備酒席,他要好好地陪關志文夫妻、老姬夫妻、龔秀珍、奚一鬆、關東神丐、孫得龍等人,還有定如、劍眉道長等人,一起喝一次酒,即是慶祝新春佳節,也是感謝他們能夠對他不離不棄,在春節這樣閤家團圓的日子裡,都陪著他一起守永定縣。
等到酒席散後,秦之初走到院子裡,面向北方,跪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爹,娘,兒子給你們拜年了。”
子夜,更夫敲響了梆子,“子時二刻了,壬辰年已過,癸巳年到來。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梆子聲還沒有落下,永定縣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淹沒,隨後,不久,開始不斷地有人端著剛剛出鍋的餃子送到縣衙,他們也不進去,只是把餃子放在縣衙門口,期望太爺出縣衙的時候,能夠嘗一口。
秦之初又修煉了一個晚,第二天早早出了門,他今天還要繼續在全縣城展現他的親民行動,次在秦公祠開光的時候,他出現在那裡,就發現有助於推動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正面形象。春節是個比秦公祠開光更加重要的時刻,他又怎麼可能輕易放棄這次機會。
“東翁,你快去。縣衙門口擺滿了餃子。”關志文匆匆趕來,喘著粗氣說道。
秦之初走到縣衙門口,只見縣衙門口的月臺、臺階、大門兩邊到處都擺放著碗碟,裡面都放著餃子,有的已經涼透了,有的還冒著熱氣。足足有一千多份,就算是每份只有半斤,那也有五六百斤的分量。
潘知文就站在秦之初身後,他看了看縣衙門口的餃子,感嘆道:“大人,我似乎有點明白你為什麼要在世俗中做官了,為什麼要為了永定縣投入那麼多的代價?得民心者得天下呀。大周有你這樣的官,安南王是成不了事的。”
大年初一,大周順德五十八年,癸巳年的第一天,秦之初帶著關志文、龔秀珍等人,去給永定縣的百姓拜年。這一忙,又是一整天。
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兩天,秦之初還是在不斷的去給百姓們拜年、慰問,詢問他們有什麼現實困難,並幫助他們解決。
連續四天的親民行動,又把秦之初的聲望推向了一個新高度,昊天金闕中的長生牌位的數量又多了一千多個,已經達到了七萬四千九百零三個,快突破到七萬五千個了。
大年初四,梅江府邊震寰的大帥府。
前幾天,姬佑君給邊震寰出主意,讓邊震寰向安南王求援,爭取能夠讓安南王多派幾個修真高手過來,一起圍攻秦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