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漲了!”
人群中傳出一聲興奮的叫聲,讓後面的人把脖子伸得更長了。
卷一 第六十章 二度開學
沿著綠色的那一側一刀切下,裡面竟然出現了一團濃濃的綠。周圍圍著的都是珠寶界的人,每個人都迅速在腦中計算著這塊翡翠的價值。
又是一刀下去,結果卻並不如人意,綠色吃進去的並不深,從透明的那一側切下去的那刀開啟之後,上面一半還是無色的,到了下面則變成了普通的石頭。
幾次切割之後,幾塊明料被解了出來。
那團翠綠色的翡翠倒是有二三厘米厚,在綠意最濃的地方也並沒有特別打眼的綹裂,出個戒面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了。
“不錯不錯,恭喜李先生!”圍觀的人個個面露讚歎的神色,這塊石頭如果取出戒面,至少能上一兩百萬,再加上其它部分的邊角料,絕對是穩賺不賠的。
第一塊石頭就切漲了,在這個刺激之下,把這幾拔乘著夜色看石頭人的積極性全都調動了起來。
小玉雖然又看中了兩塊霧氣比較濃厚的,但一塊的價錢比剛才切開的那塊紅蠟殼還要貴,另外一塊則因為放在角落裡,等她發現時已經被別人買下來了。
看來以後要訓練自己怎麼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看最多的石頭呀!
小玉握拳,暗自下定決心。
儘管如此,她最後還是順帶著買了兩塊巴掌大的小籽料,上面的靈氣雖不濃重,但估計至少也能達到豆底。
她準備用這兩塊石頭打發自己在國慶前的時間,也算是給自己找些事情做吧。
小玉軍訓前運來的那一大塊岫玉料子,在她軍訓期間已經被趙老爺子和肖逸處理了個七七八八,把大至的形狀弄了出來。當初切去多餘邊角料子後,趙老爺子可是仔細研究了一通玉石上面的顏色深淺、髒、綹走勢後才定的粗稿。
這個活計,別說肖逸,連小玉的經驗都不夠,一個處理不好,最後完成的玉石作品上就會留有殘缺。
現在那口玉鼎的粗坯上已經畫滿了墨黑色的線條,這些日子肖逸每天幫著趙老爺子一起仔細雕刻著,這會兒小玉回來之後,雕刻隊伍終於增加到了三人。
第二天大清早,三個人就站在當院。
主刀者——趙老爺子
附主刀者——小玉、肖逸
偶爾打雜兼重勞力——樓子珉
端茶送水者——趙奶奶
“這份圖紙是我和客戶之前商定好的,你走的那陣還沒來得急看。”趙老爺子把一張圖紙先交給了小玉,讓她先了解創作意圖再具體下刀。
看了看那張圖紙,再看著眼前這塊已經被削去了四分之一的岫玉明料,小玉不由得有些心疼:“為了做這個東西,切掉了多少材料啊……”
“傻丫頭。”趙老爺子苦笑了起來,“你以為他們這些生意人都像我們似的?我們是按形制物,他們則是為了訂製某一件東西才會去採買原材料。”
說著,趙老爺子感慨的拍了拍面前這塊大岫玉:“別看岫玉沒有翡翠那麼值錢,就這塊玉也花了人們不少的錢——人家買的是明料,再加上我們的手工費,這個東西就算拿出去拍賣他們可能也只不過勉強回個本。”
小玉不明白這些有錢人的心理,在她的心中她可以為這件大明按照它原本的表現設計出數種最省料、意形的設計方案,不過這又不是她的東西,也只能在心裡感嘆感嘆了。
“翁翁”聲響起,三個人按照畫好線條忙活起來了。
把鼎身修整成弧,只角上方、鼎肚下方也修正成大氣的圓弧,隨後小玉、肖逸與趙老爺子一人一面慢慢挖出花紋……
老實說,這口鼎的製作其實無需太多的技巧,只要最為基本的挖、切,因為除了最上方的貔貅之外,其餘部分全都是浮雕的手法,並不費力,只要嚴格的按照趙老爺子畫好的痕跡就可以完成。
唯一的問題就是——它實在太大了,所以十分耗時。
其耗時的結果就是——直到開學前一天,三個人連大致的花紋都沒有雕刻出來,更別提處理蓋頂以及頂上的那隻貔貅了。
9月24,是學校正式上課的日子,不過在小玉看來,這個正式上課貌似啥意義都沒有。因為——下週就是十一國慶了。
回到還沒有熟悉起來的學校,小玉與樓子珉在一個路口分別,一個走向外語系的教學樓,一個走向經貿系的教學樓。
看著身邊那些依然陌生的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