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2 / 4)

小說:道行仙緣 作者:垃圾王

道:“哦,好說,好說!”。

於為見陳顧立四十出頭,身體微胖,一張圓臉笑容不斷,慈眉善目,心下頓生好感。遂道:“恕在下無禮,聽聞先生想離開這裡,先生久居高平,捨得離開?”

見於為這樣說,陳顧立愣了一下,沉默片刻,才無奈地嘆道:“先生有所不知啊!”

原來陳顧立膝下只有一女兒,年方十八,出落得十分標緻,已經許了本城一個姓鐘的人家,說定就在今年完婚。

三個月前,高平換了個叫齊霍端的地方官,這個齊霍端一到高平,就四處拜訪鄉紳,陳顧立因為有“善人”名望,自然在齊霍端的拜訪之列。

也是合當有事,齊霍端拜訪那天,見到了陳顧立的女兒。不幾天,就有人登門為齊霍端說媒來了。這個齊霍端已經五十多歲了,身邊還有兩位小妾,陳顧立哪裡肯答應,遂道女兒已許了人家,不宜悔婚。豈知,媒人走後的第三天,鍾家就來退婚了。陳顧立覺得蹊蹺,一打聽,才知道是鍾家受了威脅,才無奈退婚。

退婚不久,齊霍端又找人來說媒,陳顧立左右為難,只得託詞要聽女兒的意見,望對方寬限幾天。過了一個月,齊家又來人了,這次話就比較狠了,說一個地方官,難道配不上治下的一個小民,問陳善人是不想在高平住了嗎!

陳顧立越想越怕,遂狠心決定變賣財產,遠走他鄉,以躲避齊霍端的糾纏。說到最後,陳顧立長嘆道:“先生今天來得巧,明天這房子就要讓買主了。唉,想我陳某一生修橋補路,振濟孤寡,到頭來卻落得個這樣下場,唉!”

在陳顧立講述時,於為一直不動聲色,這時見陳顧立長嘆,激起了俠義之心,遂道:“陳先生不必煩惱,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先生暫時想去哪裡?”

陳顧立道:“還沒有想定,原準備回祖籍,但今早才得信,那裡正打仗,亂得很。唉,先離開這裡再說吧。”然後,又擺擺手道:“不說了,不說這些了。玄華先生要買地,只是不巧得很,我近處的地都賣完了,現在就剩一塊遠的了,離這有兩百多里,雖有三百多畝,但太遠,不好管,一直荒著。”

“我正想買那塊地呢。”於為笑道。

談完價錢後,於為道:“先生未定去哪,不如先到寒舍小住兩天吧,定好地方再走不遲。”

陳顧立倒是個爽性的人,聽於為邀請,遂道:“那太謝謝了!”次日,陳顧立果然帶著家人來了。

於為買下陳顧立土地後,立即開始收留無家可歸者和流浪兒。

知道於為買地的目的後,陳顧立要退銀子,要把地送於為行善,於為不肯,最後,於為雖然收下了銀子,卻又找理由送給陳顧立女兒幾顆金剛石戒指。陳顧立見於為玄真收留人,也不馬上走了,成天跟著幫忙。兩個月後,居然收留了四十多人,這段時間,陳顧立和於為玄真混熟了,也有心參與義舉,遂毛遂自薦,於為正為管理人員太少發愁,見陳顧立自薦,大喜,愉快地同意了。

不久,三人將大宅院賣掉,帶領那些流浪者,來到了兩百里外陳顧立原來的土地上,開始了艱苦的創業。

於為玉藏戒指中東西不少,到地頭後,於為將糧食、布匹、露天帳篷、廚具、五金工具、床上用品及其他日用百貨等等只留了少許,剩下的都取出來給大家用。戒指中服裝不多,各種內衣外衣加在一起,只有一百來套,因為太少,不好分,於為沒有取出來。於為拿出來的東西精美,大家很稀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好在這裡偏遠,再轟動也只是在內部轟動。

於為金剛石多,能換來大量銀子,前三年大家一直致力於建設房屋,沒有生產。三年後,在大家的努力下,建起了一個簡易的村莊,被收留到村莊的流浪者和孤兒也逐漸增加,達到了八百多人。村莊初具規模,陳顧立建議,將村莊命名為華真村,於為任村長。

三年後,因為人數增加。於為玄真和陳顧立三人研究後,又在附近買了幾千畝荒地,供大家開墾。

憑於為的本事,要想讓大家好日子本來是很簡單的,但於為知道,什麼都不能不勞而獲。自己提供土地和必要的生產資料,讓大家在勞動生產中發展壯大才是硬道理。

玄真雖然在地球上就當了道士,但骨子裡卻是個熱血青年,按玄真的意思,要在華真村實行民主制度,讓星星之火燎原,最後取代這個帝制國家。於為覺得不現實,不過,受玄真的啟發,兩人商量後,決定傳些先進的東西給大家。村莊粗具規模後,兩人將陳顧立找來商量了一天,立了鄉規民約,還決定在村裡辦個學校,由陳顧立任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