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靈收回目光,琢磨了一下名片——名片仿古花紋底子,瞧著像以前那些文人墨客自制的精緻花箋。端莊大方,風格華美。
——貴氣?
囧歸囧,姜靈對這個詞,的確留上了心。因為林語者的關係,姜靈對鬼神、風水等說法,比以前,多了幾分保留意見。
原先姜靈只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入鄉隨俗”,混個心安;而現在,姜靈希望可以有機會,求證探討一番。
所以,姜靈仔細收起了名片。
然後,接著忙正事。
*********
這幾棵古樹名木,樹根處都添土砌了方形水泥花壇護著。
花壇與花壇連成一片,這一整片,都用石砌、用水泥建穩了。以防大雨造成的泥石流,或者山上山下鑽土打樁,令樹根處的泥土塌方。
不過,大樹在泥土下的根,不會比它長在地面上的樹幹樹冠小。
事實上,非盆栽的樹木,樹高與根深,總是後者佔優。
也就是說,姜靈只要找一個比較陡峭的方向,往山下的方向走十幾米,落腳的地方,就會很接近老樟樹的樹根。
姜靈今天出來玩,為求方便,背的揹包,而不是挎包。
當下,姜靈開啟揹包,檢查了一下大小,又與老樟樹交流了一下,確定陶罐不大,用揹包足以輕鬆裝下,這才開始行動。
按照老樟樹傳達過來的陶罐位置,姜靈四下看看,選中了靠近山體的一邊,走下水泥臺,趟過雜草,往山下踩去。
最後,姜靈在幾株杯口粗的松樹間停了下來。
很快,姜靈再次體驗到了那種“抽空”的感覺。
老樟樹迅速傳達過來歡欣與遺憾交雜的情緒,接著還有鼓勵。
而姜靈腳前的地上,土塊裂開了細紋。
姜靈休息調息,與周圍的山林交流,接著繼續努力。
“白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