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三也看出這個已快成|人的孩子對後孃一直很仇視,不僅沒叫過一聲娘甚至連話都沒與後孃說過。從此,雨便自己住在那所舊屋裡,沒去過新屋一次。常家成了蛤蟆灣子第一個不因婚娶而分家的家庭,這引來村人的種種議論。
有人向常三建議早給雨說門親事,媳婦過門,也好有人給孩子做飯。
常三也把這話講給雨聽。雨正在燒飯,燒火時嗆得吭吭直咳。“孩子還小啊,根本不知男女間的事。”常三失望地對關注的鄉鄰說。
瞎嫂自告奮勇說過去看看。在一天晚上,她叫開了雨的門。雨赤著上身給瞎嫂開門,認出對方是誰後慌忙穿好上衣。
他在招呼瞎嫂坐時,瞎嫂卻抓住了他的手,放在掌心裡揉搓著,然後又伸出手,輕輕地撫摸小夥子的額頭和頭髮,便雨渾身顫粟不已。
第二天,雨再沒出屋,把門關得緊緊的,還在門上頂了根條凳。
三天後,常三再次向兒子提起給娶親的事時,雨使勁地點點頭。很快有熱心人為雨說和了一門親事,雨相親時穿一件破褂子,一根草繩紮在腰上,腳上的鞋後幫已掉去,走起路來踏踏地打得腳後跟脆響。
河父海母12(2)
即使這樣,這親事出人意料地成了。沒出四月,雨便將一個粗壯的大閨女娶進了門。據好奇的“聽門子”者講,雨別看只有十五歲,可深諳男女之事,燈剛熄不久便開始折騰,動靜大得象打架。
莊稼苗已進入拔節時,蛤蟆灣子的村人在興致勃勃地談論常家的婚事,不想鄉長魏忠國卻從區里拉回一車象食鹽般的白花花的東西。
神奇的化肥
“這叫化肥,”魏鄉長對圍觀的村人說,“有了它,莊稼能多打一倍的糧食。”
又抓出一把化肥,“大家別看這一小把東西,頂得上一大筐糞肥呢!”鄉長的解說並沒換來荒原主人的信任,都說鄉長在信口開河,理由是那東西鹹鹹的象鹽,埋在莊稼根下還不把苗苗害死?
等每家每戶分到半袋化肥,有的乾脆藏在屋角牆根,有的為障人眼目背到地裡,卻在地頭幾根莊稼旁挖個坑全部埋上。
只有鄧吉昌覺得應該試一試,將化肥按照鄉長的說法施進一畝高梁地裡。
全埋在地頭幾棵莊稼下的幾戶人家第二天一早下地時,見那幾棵莊稼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