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3 / 4)

不過最重要的是,這既是家父擬定,斷然不會有什麼差錯,現在天子讓自己來核實,自己怎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裝模作樣一番,郝風樓道:“這些人俱都是心懷大明,忠肝義膽之輩,當年平叛時,也曾出了大力,在地方上,都是以德望著稱,大抵不會有什麼差錯。”

聽了郝風樓的準話,朱棣便微微一笑:“既如此,就照著這個下旨了。你父親……倒也是個能辦事的人。他不只是擬了名冊,還定下了不少的規矩,這些規矩,有用!”

朱棣顯得心情輕鬆,侃侃而談:“將那些土官的家眷,全部安置於諒山,這就相當於,將他的所有親屬,全部當成了質子,假若到了地方,有人膽大包天,他的親族和家眷,甚至是祖產,頃刻之間,便可教他血本無歸。流官的好處在於,到任一方,終究是外鄉人,而地方上計程車紳,斷然不會和這流官廝混一起,胡作非為,甚至膽大包天,圖謀不軌。可是土官不同,土官是本鄉人,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假若他們要擅權,朝廷如何治的住?這個對策,倒是折中,反正諒山於他們到任的地方也是不遠,他們隔三差五,總可抽空去諒山看看。同時呢,一旦有變,諒山這邊,亦可採取措施。郝卿方才總是說這些人心懷大明、忠肝義膽,這是假話,也是虛詞。朕才不信這些土人,對朕有什麼感激,對我大明,又懷有什麼恩情。得拿捏住他們一點把柄,才是正理。”

“除此之外,還有徵集他們的子弟入親軍,這也是一個法子,碌國公想的,倒是周到。”

其實這個章程,是郝風樓家書中就曾與郝政商量了好的,不過郝風樓卻得故作不知,連忙道:“陛下聖明。”

朱棣微微一笑:“朕哪裡是聖明,這世上,更沒有什麼聖明之天子,所謂的聖明,只不過是念在祖宗創業維艱,國事艱難,因此勤勉一些,不願怠政而已,郝風樓,你退下吧,漢王即將出徵,你代朕送一送,今兒一清早,他便入宮拜辭了他的母后,哎……朕不願意他來拜別,不是朕鐵石心腸,是朕於心不忍啊。這件事,交給你去辦,你與太子同去。”

郝風樓見朱棣眼眶微紅,並不似作為,心中卻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就在不久前,是這個人暗示自己,要調派人手,監視漢王,今日又是這個人,為他的兒子淚眼模糊,聲音哽咽。

到底哪一個朱棣是真實,郝風樓分不清,冥冥之中,似乎有個聲音在告訴他,眼前這個人,一定不要過份靠近,這個人十分危險。可是有時,郝風樓對這個人,又有幾分親近之心,他喜歡和這個人說話,他直爽,說話並不拐彎抹角,甚至舉手抬足之間,總有一股天地唯我的豪氣,那爽朗的笑聲,使人心生崇敬。

他那眼眸中所閃動的點點星光,或許不是作假吧。

哎……

郝風樓心裡輕輕嘆口氣,不及多想,告辭出去。

………………………………………………………………………………………………………………………………………………………………………………

漢王確實要啟程了,日子已經定下,郝風樓於公於私,都該送一送,這一日大清早,他便去北鎮府司當了會兒值,近日北鎮府司這裡,閒人比較多,究其原因,多半是近來廠衛的明爭暗鬥,錦衣衛這些時日,頗有些力不從心,以至於許多人變得遊手好閒起來。

這種感覺,頗有點大難臨頭的氣氛,固然是親軍,可是朝廷養著你,當然不是讓你人浮於事的,可是偏偏你無事可做,一兩天還能忍,這麼下去,少不得要被人彈劾機構臃腫,少不得要裁撤人手了。

郝風樓見了,也只能苦笑,其實這些天,倒是有不少人來自己這兒哭訴,好歹他曾任過東城千戶,有不少的老部下,都曾抱怨,只不過以郝風樓現在的身份,實在不宜出面。

雖然是同知,可是其他人都不急,自己急個什麼?

心不在焉的在值房裡閒坐片刻,卻是有人來報:“大人,指揮使大人有請。”

郝風樓倒也不覺得意外,長身而起,便趕去紀綱的公房。

在這兒,竟是來了不少人。

除了兩個同知,還有兩個僉事,除此之外,南北鎮撫以及經歷房的經歷也都到了,眾人各自落座,而指揮使紀綱則是高高在上。

郝風樓也是同知,不過他這同知有點尷尬,本來同知是滿額的,在編的兩個同知都在,可是因為郝風樓立功,聖上心血來潮,便提了郝風樓的級別,這就導致,他雖是同知,可是在北鎮府司,辦的還是僉事的差。

另外兩個同知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