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部分(3 / 4)

入宮了。

折騰了這麼久,看上去是胡鬧,而且惹來諸多爭議,不過很明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今的朝廷,分化的極為厲害,這也印證了郝家的判斷。

這個朝廷,只有在與諒山軍為敵的時候,才會緊密團結起來,也就是說,無論是朝廷,還是藩王,亦或者是地方計程車紳,也唯有在諒山這種大敵當前,才會達成一致,而一旦這種壓力消失殆盡,只要稍稍挑撥,他們就會固態萌發。

究其原因,只是因為諒山集團有別於任何利益集團,他們既不是朱元璋,朱元璋打天下,固然對元朝的貴族不利,可是對於元朝計程車紳官員,卻未必是沒有好處的,反正皇帝輪流坐,管他到誰家,今日是大元的官,明日做一做大明的官,又是何妨?天下終究是朝廷和士大夫們的,這個宗旨不便,任何一個統治者,都需要這些文臣和士紳。

因而朱元璋驅逐韃虜,真正的敵人只有元朝的貴族,打敗了他們,讓文臣和士紳們看到了希望,這些人自然而然會倒履相迎,紛紛改頭換面,投效到大明的旌旗之下。

可郝家也不是朱棣,朱棣雖然沒有得到士紳和百官的支援,可朱棣畢竟是宗室,對於宗室和貴族們來說,無論做皇帝的是朱允文還是朱棣,其實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甚至由於朱允文的削藩,早已使得許多宗室和貴族與之離心離德。

由此可見,是朱棣還是朱元璋,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其實只有一個。

可是對於郝家來說,他們的敵人,卻是數千年來盤踞在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利益集團,宗室和貴族不喜歡他們,是因為姓郝的不姓朱,一旦郝家的人打進了金陵,這對他們來說,等於是滅頂之災,而至於文臣士紳,亦是將諒山賊視若寇仇,因為諒山這個利益集團裡,根本就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諒山的統治者並非是文臣,而是商賈,文臣做不了商賈,這就意味著,一旦郝家據有天下,他們不但仕途無望,甚至極有可能,連家中的土地都要失去,他們祖祖輩輩所依賴的生產方式也都徹底的破產。

這不是無緣無故的恨,可正因為這種利益上的水火不容,才讓徐太后得以民心所向,卻又因為郝家軍事上的停止,還有郝風樓的挑撥離間,讓這些人固態萌發,又一次在統治集團的內部,開始分裂了。

利用這種分裂,郝風樓則牟取到了好處。

抵達了奉天殿,在這裡,只有幾個老太監,還有徐太后。

徐太后一身盛裝,目光炯炯的看著郝風樓。

而郝風樓跨前一步,拜倒在地,道:“兒臣,見過母后。”

某種程度來說,徐太后對於郝風樓,不但有曾經的君臣關係,也有幾分親情,當年的徐太后,曾認過郝風樓為義子,此後郝娶過荊國公主,亦算徐太后的半子。在這個世上,對郝風樓真正好的人,實在不多,徐太后至少算是半個。

因此郝風樓的言辭極為懇切,到了殿下,納頭便拜,行了個大禮:“兒臣聽說,母后近來身子不好,兒臣該死,不能及早探視,實在萬死。”

說這話的時候,無數的記憶湧到了心頭,在這金陵,在這紫禁城,面對這許多熟悉事物,許多熟悉的人,郝風樓的眼中閃爍著淚花,他並非是鐵石心腸的人,至少曾經的那個郝風樓,是真摯的,可是現在這個郝風樓呢?

現在這個郝風樓,揹負的東西太多太多,正如徐太后一樣,大家都心知肚明,殿中的兩個人,背後所站著人,實在太多太多,某種程度,他們是二人的棋子,可是何曾,二人又不是他們推到前臺的棋子呢,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如那提線木偶,不再有是非,不再有情感,有的,只是屁股決定腦袋。

徐太后凝望郝風樓,見到略帶清瘦的郝風樓,似乎也想到了什麼,她幽幽嘆了口氣,道:“本宮……還好……郝風樓,你我,有日子沒見了,自宮變之後,哀家哪,時常會想起你,可是哀家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今日相見,竟是在這樣的場合。你……變了,哀家看著你,有些生,你還是郝風樓麼?”

郝風樓眼淚禁不住有些止不住,身軀微微顫抖,他深吸一口氣,道:“兒臣就是郝風樓,這幾年,兒臣也一直想要探望母后,想要見母后一面,只是造化弄人,許多人,許多事,都已面目全非,兒臣……有許多萬不得已的理由,那一日宮變之後,每每想到母后置身在萬難的境地,兒臣便夙夜難眠,母后,你受苦了。”

徐太后眼眶微紅,聲音變得哽咽,她手緊緊抓著長袖,深吸口氣:“是啊,那時候,真是千難萬難,彷彿整個偌大的宮裡,就剩下了哀家一個人,從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