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3 / 4)

小說:明末蒼茫 作者:翱翔1981

“嗯,此事趙指揮本就是忠貞報國之舉,看看誰還能說出個不字。”楊國棟氣哼哼的插了一句,一想起,朝中那些只曉得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京官御史,他就氣不打一處來,平時無事滔滔不絕,一旦有事噤若寒蟬,避之不及,對做事之人卻是百般刁難,都是些小人。

李嵩被楊國棟插了一句嘴,好涵養,根本沒介意,“諸位同僚,此番大勝,是我登萊揚眉吐氣的日子,我意今晚備下酒宴,登萊文武同僚共同為此大勝賀,諸位然否。”

這話說的很客氣了,意思是問問大夥的意見,但是巡撫大人發話,哪個敢說不然,自然是同聲相和。

這般氣氛熱烈,只有王寧尷尬的立在當場,真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純粹一人形背景。

晚上的宴會,登萊府道的官員盡皆出席,李嵩是首座,而楊國棟和趙海明則是位居上座,風光無限,文武官員紛紛敬酒道賀。

趙海明不禁感慨此番是從未有過的風光,此番趙家得以保全,還立下如此大功,都是自家二子的功勞,有子如此,後繼有人,自家無憂矣。

不一會,兩人就在這些人的圍攻下醺醺然了,趙海明最後如何回的住處都不曉得,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

楊景堂則是回家後將書房砸個稀爛,暴怒起來衝入楊泰房中好好將其胖揍了一番,讓楊泰鼻青臉腫,莫名其妙。

楊景堂怒氣稍歇後,思量良久,決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有李嵩、楊國棟在,一時動不了趙海明,只能尋機以待了。

ps拜求推薦收藏,謝謝諸位。

第一百四十六章 寧遠大戰

遼西五月的天氣已經開始炎熱起來,尤其是正午的時辰,陽光**辣的炙烤著,遼東雄城寧遠的城牆被陽光曬得滾熱,不過此時站滿城牆的遼東鎮明軍顧不上這些,他們緊張的向數里外張望著,這麼多人一時竟然沒有多少嘈雜的聲音。

寧遠北城門門樓上身量不高,面目黝黑冷肅,全身披掛的大明遼東巡撫袁承煥手拿單筒望遠鏡望向對面的建奴大隊。

袁承煥臉上的汗水不斷滲出,畢竟在大熱天裡全身披掛也是個遭罪的事,但是他心裡可是冰冷。

幾里外的建奴大陣旌旗招展,八旗兵甲混雜,兵強馬壯,在望遠鏡中,八旗甲兵的兇猛猙獰清晰可見。

遠處黃色的龍旗飄揚,昭示大金國主皇太極御駕親征,親臨寧遠。

袁承煥深鎖眉頭,建奴雖說幾日前在錦州城下攻擊失利,不過大小淩河等十數個城堡,數萬軍民陷於敵手,遼鎮損失慘重。

現下建奴大隊撤圍錦州攻擊寧遠,寧遠經過他經年整備,軍兵戰力大增,此外有滿桂、尤世祿等統帥兵丁駐守西城外與寧遠掎角之勢,寧遠城袁承煥自認不會失陷。

不過,朝中的魏忠賢這個早就看自己不順眼的閹人,利用去歲覺華島之失鼓動其黨羽對他多加彈劾,讓他在天啟帝心目中的地位大大動搖,今次十餘屯堡的丟失定會會讓其大加利用。

眼看建奴倒行逆施百萬遼民逃離,土地荒蕪,此乃是大明天賜良機,不過,袁承煥自咐此番必定去職了,可惜,可嘆啊,內部不靖,錯失良機啊。

此時身在建奴中陣的皇太極也用望遠鏡細細檢視寧遠城,寧遠城宣德五年始建,週六裡餘,高三丈餘,闊一丈餘,全城包磚,護城河闊四丈,深一丈餘。

多年征戰的皇太極經歷過上番的寧遠大戰,當然曉得寧遠城同錦州一樣乃是遼東少有的堅城。

他剛剛統帥八旗攻打錦州,損失了近千的人馬沒有奪下錦州,於是他帶領八旗主力繞開錦州來到寧遠,希望打下寧遠斷絕錦州的後路。

此番征戰,皇太極為大金訂立了三個目標,最次是拿下大小淩河,前屯衛等屯堡,其次是拿下錦州,最好的結果是拿下寧遠,錦州打通遼西走廊,直抵山海關,徹底消除遼西走廊的威脅。

皇太極登基以來,大明在西,東江、朝鮮在東兩翼威脅大金,父汗在位時的舉措不當,惡果在如今顯現出來,遼東連續兩年糧食欠產,財賦銳減,此番征戰也是皇太極咬牙做出的決定。

如放縱明軍將大小淩河,前屯衛的城堡建成,今後大金將在遼西面臨城城爭奪的苦戰。

皇太極這才不顧徵朝剛剛結束就發起寧錦之戰,好在,大小淩河、前屯等十餘堡壘被攻佔,俘獲明人明軍兩萬餘,丁口一萬餘,米糧四萬餘石,如今能夠拿下寧錦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錦州堅城讓八旗吃盡了苦頭,只是甲兵就折損了百多名,旗丁數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