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了一天,趁此時,趙烈檢視了大山子島的情況,只見筧橋擴大了,營房擴大了兩倍,扼守碼頭的炮臺開始動工,趙烈很是滿意,誇獎的李管事笑不攏嘴,並獎賞其白銀二百兩。
一日後,辰時初,趙烈率艦隊回航石島,下午時分,衛青號等戰艦到達石島灣,兩側的炮臺已經完工,炮臺高三層,每個炮臺佈置了大炮十五門,都是十二磅以上的重炮,最大的是三十二磅加農炮。
由於石島灣的碼頭有限,趙烈命令船隻分批靠岸,船上除了留下身體較好的少數水手當班外,餘者全部進入水師營房,不可外出,一樣的觀察十餘天再說,病重者多加看護,這般忙了三天,衛青號最後靠上了碼頭。
趙猛、萬基,唐顯文、馬濤、徐鴻也沒閒著,將金銀等財物入庫,物資清點,傷病人員處置,也是忙亂的一塌糊塗。
其中最讓眾人驚愕的是兩艘巨型蓋倫帆船的入港以及金銀財寶之多了。
石島碼頭按他們以往的觀念是不小,不過,當一艘蓋倫鉅艦泰山號就佔滿多半碼頭時,趙猛就說了一句話,碼頭還得擴建,大傢伙點頭深以為然。
是的,趙烈將兩艘鉅艦起名泰山號和華山號,將三艘五六百噸的戰艦起名馬超號、趙雲號、黃忠號,將德沙姆號改名魏延號,將那三艘尼德蘭商船改名大明湖號、巢湖號、洞庭湖號。
當萬基帶人進入巨船開始搬運金銀時,被船內幾百箱的金銀驚呆了,當真是差點熱淚盈眶,日子終於不用過的如此苦逼了,尼瑪,這幾個月過的是什麼日子,幾個大男人扣扣收收的扳著手指精打細算過活才支撐下來。
雖然船上的李虎、趙達,岸上的趙猛、萬基紛紛勸趙烈先下船,不過趙烈還是堅持到最後登岸,這是個全軍將士做個表率,對於普通士兵這是同甘共苦,對於軍將們則是鞭策。
趙猛、萬基、唐顯文、亞歷山德拉眾人等在碼頭,看著趙烈走下舷梯,只見趙烈鬚髮散亂,衣服褶皺,下船後,趙烈腳下有些虛浮,長久沒有踏上陸地,剛登上碼頭腿部已是不適應了。
亞歷山德拉看到趙烈如此模樣,心中大痛,疾走兩步就要靠近趙烈,趙烈急忙擺手,瑪塔攔住了亞歷山德拉,
“亞歷山德拉,我恐有疫病,待十天後相見。”大庭廣眾之下,趙烈沒法做出過多親熱的表示,只好歉意的一笑。
亞歷山德拉美目含淚微微點頭。
趙烈同趙猛,萬基等人打好招呼,並且吩咐進米糧三十萬石,才同趙達,李虎,餘大寶等衛青號人員一同前往水師營。
亞歷山德拉看到趙烈的身影消失,淚水禁不住汩汩流下。這些天來,難民不斷的到來,讓她更是理解趙烈如此拼命的原因,如此的難民潮在她看來是不可想象的,他們的將來全部壓在趙烈的肩頭。
亞歷山德拉深深的體會到北方蠻族給大明人造成的痛苦,明白趙烈身上壓力之沉重,雖說趙烈是一個異教徒,不過,他的所為也是遍撒福音,帶給受苦受難者以生的希望。
她因此明瞭趙烈不遠萬里,經歷敵人、風暴、疾病等等艱險,他的堅韌和勇氣的來源,他堅定勇敢的想要改變這個悲慘的局面,帶給大明子民以新的未來,她喜歡他並且崇拜他,雖然趙烈比她還稍小。
趙烈好好洗了個澡,睡了整整兩天,一是路途疲憊,二是壓力巨大,航程最後疾病的情況嚴重,讓趙烈繃緊了神經,最後有六十餘人病亡,同等人員病重,可以說艦隊最後是捱到石島的。
水師營內水兵們就是以休息、治病、補充營養為主,眾人好吃好喝好睡,六七天後大部人等恢復了精力,在此期間又有七名水手死亡,其他的病人基本痊癒。
趙烈大為心痛,病亡計程車兵快趕上戰死的兵丁,在人手本是緊缺的今天,更是讓人惋惜。
十天後的辰時中,留下齊威駐守水師營,趙烈與李虎、趙達、餘大寶走出水師營寨,只見趙猛、萬基、黃漢、唐顯文、亞歷山德拉等人早已等在營門外,趙烈剛一出現,幾人軍禮問候,趙烈回禮,趙猛上前把臂問候,“二弟,可算是把你盼回來了。”
“大哥,石島乃是你我根基,大哥,你等才是辛苦了。”趙烈感慨道,趙烈清楚留給趙猛的是一個爛攤子,只是,趙烈是不得不走,否則,沒有西班牙的財寶,自己根本沒法快速發展起來,而大明最大的敵人皇太極就要登臺了,此人可說是建奴入主中原的決定人物。自己本已經落後,此人登臺,建奴將自己落下更遠了。時不我待啊。
亞歷山德拉上前挽著趙烈的胳膊不放手,眾人在側,她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