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2 / 4)

小說:明末蒼茫 作者:翱翔1981

咽說道。

“慢點吃,別噎著。”方順不滿的呵斥了一下大兒子,大兒子今年都已經十八了,還是毛躁,不過,方順對於他也是極為內疚。

自家窮困,方遠山已經十八了,也沒說上媳婦,只能希望在此地分地置業,家境好轉了。

“爹,老於頭說了,晚上還有肉吃。”十六歲的二兒子方高山打著飽嗝說道。

這也是個吃貨,方順看看二兒子無奈的嘆道,唯一讓他滿意的是兩個兒子身體還算強健,在這個年月,有個好的身體比什麼都強,所以方順很快釋然了。

當然,兩個兒子婚事還是讓他極為頭疼。

“好好吃,吃飽了,下午還要將原木、枝杈運到碼頭,”方順放下吃完的飯碗,看看已經被伐光樹木的緩坡,“明日,我等就得轉場了。比這裡到港口遠些,肯定比這裡累。”

離碼頭近的幾個緩坡上的樹木都已經被砍伐一空,露出地表的草木,和遠處茂密的林木對比強烈。

“爹,這幾天緩過來了,沒有最初幾天累了。剛開始那幾天那才是。。。”

一提起剛開始伐木的幾天,方高山呲牙咧嘴起來。

他沒幹過伐木的活計,砍倒,去枝杈,將原木滾下山,裝到馬車上,到地後卸下,返回重新來過,一天下來身上沒有不痛的地方,方高山甚至半夜疼醒過幾次。

方遠山比他也強不了多少,其實方順比他們更甚,只不過,方順是咬牙強撐,如果連他都叫苦,他怕兒子堅持不下去。

“行了,你以為每月的餉銀那麼好掙。”方順說了一句,當墩軍時說好月餉一兩,不過,每年不過發放六七個月,哪夠家裡嚼穀的,他婆娘和兩個大些的兒子都得打短工,才能夠家裡勉強維持。

不過,在此地,上個月的餉銀已經發了,他們三個發了三兩銀,兩個兒子都把銀子放到他這裡,都是淨剩,每天飯夥和衣物趙大人都包了。

方順只是希望多攢些銀兩,分田後多建幾間房,讓孩子們成家立業,他這一生於願足矣,這個願望實現起來都極為不易,家裡可是有三個大小夥子,當然,如今這不是有了指望了嘛。

坡下馬車已經到了,方順作為工頭叫起大夥,還得忙活一下午,把這裡的首尾拾到了。

方遠山、方高山和另外兩個人用撬棍將一個兩人環抱的原木放下山坡,這個活計必須就著山勢巧用工具,順勢而為。

這裡最礙事的是翻過伐木剩下的木樁子,大部分的木樁子都被翻起,留作冬天取暖用,同時也是為了開荒收拾收尾,不過還是餘下的零星木樁子就成了最大的障礙。

到了山下,幾人用撬棍不斷翻滾原木,到了馬車旁,幾人已是氣喘吁吁,歇了一會,氣喘勻了幾人合力將原木裝上馬車。

馬車是由六匹濟州馬拉動,濟州馬身形小,氣力小,如果是蒙古馬,只需四匹馬足以,不過,在這個地方有濟州馬裝運就已經節省了大批的人力。

每匹馬都很珍貴,人們明白如果馬出了問題就得人力頂上,所以馬匹都被照顧的極好,上面也發話馬匹照料的好,還有獎勵,如果傷了馬就會被扣餉銀,這如何使得,無論馬伕還是工匠都將其視若珍寶。

將木頭裝上車後,幾人紛紛返回山坡,開始下一趟的搬運。山上山下喊聲不斷,要不是放山讓大家注意,要不就是滾木下山的號子,一片忙碌景象。

趙烈滿意的看著幾個打好地基的炮臺,作為北華島的根基,方茂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作為北地支撐,對手更是可能重兵攻擊,所以,這裡的炮臺要具備四面炮擊,儲存米糧輜重,駐兵的作用。

此地的幾個炮臺都是大型的稜堡樣式建造,所以到今日將地基建好已是極為迅速的了,這都是借鑑了澳門炮臺的圖紙,否則到今日的這個地步恐怕還得半年。

兩個月來,地基總算在冬天到來前結束,在寒冬到來之前還可以建造一層,明年夏天炮臺就會建造完成,到時它們會讓攻擊的敵人流盡鮮血。當然現在嘛,它們還是徒有虛表。

“大人,船隊返回了。”餘大寶顛顛的跑來稟報。

趙烈撥出口氣,他最怕船隊延期,在冬天到來前沒法進入方茂港,耽擱下一步的開拓,此時船隊就到達了,當然可以讓新來的遼民在冬天到來之前熟悉當地環境,開闢新的營地,更好的渡過北地漫長的冬季。

趙烈回返棧橋,只見自家船隻影影綽綽的出現在海灣,兩艘蓋倫帆船巢湖號、高郵湖當先靠上棧橋,重新擴建的棧橋可以讓三艘大型蓋倫商船同時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