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擊。”他大聲喊著提醒軍陣前方的鐵炮足輕。
他認為明軍前方的鐵炮手太多了,好像有三道四排,這是弱點,如果鐵炮手頂不住崩潰那麼就會衝亂明人的軍陣。
當接近到一百五十步,破虜軍軍陣停下來,在軍將的號令下,火銃手開始裝填火銃,他們動作整齊而有條不理,對繼續前行的倭人軍陣毫不在意。
倭人的鐵炮手們則是邊走邊忙亂的填充鐵炮,最後點著火繩。
當雙方接近到八十餘步,破虜軍的火銃手突然開火了,砰砰砰的響聲伴著升騰的有煙火籠罩了明軍的軍陣。
終於露出了破綻,前田奉義嘴角一勾,這麼遠還沒到鐵炮的射程,這般開火就是浪費機會,到底是沉不住氣,看來多半也是樣子貨,當他們發現對方沒有受傷時,會更為慌亂,不過如此,方才差點被騙到了。
嘶嘶嘶的嘯音傳來,彈丸早已破開鐵炮足輕的竹甲,將他們擊倒在地,哭嚎聲立即在倭人的軍陣響起。
前田奉義心猛地提起來,不對啊,鐵炮的射程不就是五六十步嗎。
最好的葡人鐵炮不過是六七十步,這,這可是有八十多步。
沒有等他想明白,第二排的明軍火銃手擊發,幾乎將倭人陣前的百餘名鐵炮手清掃一空。
明軍的軍陣完好無損的向前衝進,而自家的軍陣前方被整整削去有一層,不能這麼下去了。
前田奉義大喊著讓足輕衝陣,同時號令後面的青壯跟上,後面的青壯裡有數百人乃是採金武士的私兵,也頗有戰力不可小覷。
明人火銃就像連綿不絕,又是一連四排齊射,將數百倭人長槍足輕擊倒在地嚎叫掙扎。
倭人這一路上留了太多的血,死了太多的人,後面的青壯看到前方的慘狀都有些崩潰了,多虧中間的武士和私兵督軍才沒有逃散。
終於雙方的鐵槍手接觸上了,各種兵器的響聲不斷,結果倭人的前方長槍手悲哀的發現他們的長槍整整比明人的長槍短一截,這是沒法子的大多數是一米六身高的倭人太長的長槍他們揮動不起來。
就是這個致命的斷一截讓他們損失慘重,明人的長槍肆意刺殺,而倭人的長槍手則是奮不顧身的情形下才能刺傷明人長槍手,但是身為幕府旗本的驕傲讓他們選擇堅持,
一時間雙方的戰線上不斷傳出死傷者的哭喊聲,當然大部分是鳥語。
相持一陣後,倭人的長槍手開始堅持不住了,畢竟倒地掙命的大部分是他們的人,而明軍折損很少,憑誰也受不住。
此時後面的倭人青壯也接近了陣線,倭人足輕精神一振,就在此時轟轟轟,震耳欲聾的大炮聲響起。
大堆散彈帶著嘯音衝入青壯的後陣,簡直是腥風血雨,立時將後陣很多青壯撕碎撕裂,血肉殘肢飛濺,不知道多少人在那裡發出不似人聲的慘嚎滾動著,簡直是地獄來臨。
前田奉義目瞪口呆的看著後陣的情形。(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將軍的無奈
此時雪上加霜的是,破虜軍的炮手們終於將幾門巨炮挪動起來,調整炮口,並且填裝了散彈。
但是他們前方是破虜軍的軍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瞄向的兩軍交陣的東方後部,打擊後面的倭人。
其實他們平時的操炮訓練極多,應該說是**不離十,但是萬一傷到自家軍兵,這個砍了腦袋也擔不起罪責,因此百總下令,還是可老實的來吧。
這一下重擊將倭人青壯的膽氣全部擊潰,立時幾乎所有的倭人青壯開始向後逃散,離開這個地獄才是最要緊的,其他都不重要了。
他們一逃,本就傷亡過半支撐不住的足輕們立時崩潰,如雪崩般潰局,前田奉義無奈的看著足輕從前方逃下,他和親衛試圖阻攔,但是人太多了,不是他十幾個人能阻攔的了的。
轉瞬間就剩下他們幾人面對追擊上來的明軍。
前田奉義是不可能逃走,他身邊的近衛也是如此,他的家眷都在江戶,乃是德川家世代旗本,家族中人大多為將軍效命,他不可能因為自己敗逃讓全族人蒙羞。
他的侍衛對他也是如此,沒有退路,只有死路。
前田奉義將沉重的頭兜扔了出去,拔出太刀,從地上拿起面鐵盾,同護衛一起衝向敵陣,與敵皆亡的勇氣他還是有的。
但是破虜軍的長槍陣不是他的太刀能低檔的,在他同一個長槍兵搏殺時,從左右兩側刺來的長槍即刻將他刺穿。前田奉義痛苦的倒在地上掙扎了片刻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