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是不是還能做出忤逆之事。”
崇禎臉上泛起一抹潮紅,胸口起伏,顯見怒極。
“溫閣老,我意能否抽調大軍前往登萊討伐趙烈,此獠此時不在登萊,我軍可趁虛而入。”
崇禎希翼的看向溫體仁。
溫體仁心道苦也,萬歲爺你也不看看如今朝廷是什麼局面,兩省大旱,就是數萬兩銀子的救濟,您說還能組成討伐大軍嗎。
溫體仁是將苦口婆心的勸解,王承恩也在一旁幫襯,才將崇禎安撫下來。
沒法子,溫體仁講的句句在理,民亂和建奴已經耗盡了朝廷的財力,如果大軍討伐趙烈,不是不行,東北方山海不能輕離,那麼就得從中原圍剿一干反賊的討伐大軍抽調兵力,那麼剛剛被滁州一戰有些傷了元氣的反賊流寇是不是就有了喘息之機了呢。
崇禎只好按下了立即討伐的心思,只能徐徐圖之了。
待溫體仁走後,崇禎左思右想還是放心不下,既然不能大兵討伐,那麼就得另想辦法了。
崇禎立即派人招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來見。(未完待續。)
ps: 感謝遊戲玩家、印象天使的月票支援,感謝遊戲玩家588打賞,感謝靜泓2016、不滅情火的100打賞,感謝會稽山人007的打賞,其他老朋友不一一敘述了,感謝訂閱打賞推薦的朋友們
第五百三十四章 李倧的悔恨
趙烈不知道紫禁城裡發生的一切,就是知道了也沒有任何辦法,那不是他能掌控的,如同漢陽的攻城戰也不是他能完全掌控的一樣。
第六日的早上,漢陽北的建奴大營裡喧囂異常,不斷有建奴軍兵開始湧出大營。
城上的破虜軍和朝鮮軍兵立即稟報了各自的統領,同時開始集結備戰。
當朝鮮王和一眾大臣以及趙烈一行趕到北城頭時,他們看到的是末日般的場景。
鋪滿平原的衣衫襤褸、跌跌撞撞的朝鮮百姓在建奴輔兵的驅趕下向漢陽城慢慢靠近,他們中間但有走不動跌倒者即刻被建奴輔兵砍殺,輔兵的動作乾淨利落彷彿殺雞屠狗一般輕鬆。
正是如此冷血無情的屠殺震攝了城頭上的朝鮮君臣和軍兵。
朝鮮君臣沒有經歷胡虜的大舉入侵,上番的丁卯胡亂,主要是在北部,即使血腥屠殺和姦淫擄掠造成狼藉遍地,朝鮮君臣也只是聽聞,俗話講耳聞不如親見。
此番建奴將血腥的屠殺刺果果的擺放在朝鮮君臣眼前,刺激著三千里江山的掌控者們,這是對朝鮮君臣的極大侮辱和挑釁,揭去他們最後遮羞布。
“悔不聽趙總兵之言,此番眾多百姓都是受孤王所累啊。”李倧這個痛心疾首,他沒有讓軍兵驅散百姓向南,就是不想給百姓留下他這個大王殘暴的印象。
李倧此人善於聚攏人心,平日裡有些為此自得,但是今日的決斷讓多少朝鮮百姓命喪於此,這讓他極為的懊惱。
其實他最為懊惱的是怕史書將此事記載下來,說什麼他否決了明將趙烈遷徙百姓的建言,導致數萬百姓死難,從而讓他的‘賢名’流傳千古,這樣他辛辛苦苦打造的名聲就毀於一旦。
他作為朝鮮王倒是可以控制朝鮮的輿情,但是趙烈乃是大明的總兵,他總不能控制大明的輿情吧。
只要大明有記載,朝鮮就會風聞,那麼朝鮮就不會平靜。
“大王向來對臣民寬厚有加,此乃是胡虜兇殘,禽獸行徑,大王不可悲傷過甚啊。”
金鎏急忙規勸,此時真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啊,而是守城啊守城,當大王的總是抓不住緊要處,他這個領議政也是犯愁。
其他的大臣也是急忙的勸解。
趙烈是沒閒工夫打理一旁朝鮮君臣的鬧劇,他用遠望鏡不斷的觀察著建奴的後陣,但見大股的建奴甲兵驅趕著大群的朝鮮百姓向西而去。
“大帥,開來建奴這是要從四面攻擊啊。”韓建也看出了建奴的打算。
“漢陽城太大了,不是我們這些軍兵能站滿的,留給朝鮮軍兵守衛的城牆就是建奴的機會。”
趙烈放下遠望鏡道。
“虧得大人早作準備,否則真是措手不及了。”韓建也小小的奉承了一句。
“這裡的朝鮮軍兵未經戰陣的太多了,同我大明京畿的京營有一拼,不未雨綢繆,恐怕只能便宜了外面的建奴。”
趙烈無奈的看看還在痛哭流涕的朝鮮王。
韓建看看朝鮮君臣的亂象也是大笑起來。
果然,不久西城的朝鮮守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