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不高、染著黃髮的日本浪人舉刀進步向前,側身對敵,重心六成在後腳,四成在前腳,前腳尖踮起,正是空手道的基本身形——貓足立!
這邊,不等陳天笑動手,黎勇已經等不及了。他赤手空拳,要去跟日本浪人鬥一鬥。
日本浪人舉刀劈向黎勇。
黎勇,這個戴三隻耳釘的男人,在那一瞬間動了!
他忽然左閃,身體朝右,右手舉高,右肘下砸配合右膝蓋上頂,砸向日本浪人持刀的右手。左掌前推,推在日本浪人的右肘外側,只聽“咔嚓”一聲,將其右臂折斷。同時,日本浪人右手被砸,武士刀脫手,“噹啷”一聲掉在地上。兩個聲音一前一後,相差不過零點三秒。刀落地之前,黎勇早已用右掌擊中日本浪人的胸部,將他打倒在地。日本浪人屁股著地的聲音正好和武士刀落地的聲音重合。
“好一招‘黑龍十八手’!”中年日本頭目這時抬起頭來,頗加讚許地拍手稱讚道。
剛才黎勇所用,正是黑龍十八手第一招——青龍出水。
黑龍十八手,全名黑龍江武警擒拿十八手,是黑龍江武警總隊以多年實戰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套克敵制勝的拳術。一九八一年創作,八三年推廣;後來因其招試過於陰險,被部隊禁止學習。九五年以前的武警特警才學過。練成之後,遇指指折,遇骨骨斷,基本上可以說一招必殺!招式澎湃大氣,簡單易學,專挑致命穴位下手,殺傷力非常大,實用性非常強!又據說它是黑龍江某部隊司令父子二人總結出來的完全以一擊必殺為目的的拳法,充滿了血腥。現在除了一些特殊的部隊,例如野戰部隊偵察連之外,別的部隊基本上禁止習練了。
黑龍十八手是一套力量型的搏擊拳法,最重要的基礎功力是臂力,腕力和指力。要求練習者每天做蠍子倒爬功一百米,即身體倒立、用雙手代替雙腳行走一百米;另外,要求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用雙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做五十個標準指臥衝。指功條件成熟的,可以嘗試每天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練習倒立走五十米。當然,還有其他步法、身法和呼吸基本功配合練習。
“英明桑,你去討教幾招!”中年日本頭目吩咐道。
年輕的日本頭目吐個架勢,也是貓足立。“石井英明,向各位討教!”
這年輕的日本頭目跟電視劇《精武門》裡的那個石井英明重名,而且相貌也有幾分相似。陳天笑見了暗暗稱奇。
石井英明報上名字,身體如同離弦之箭,一陣風似地衝向黎勇。右腿疾出,前腳掌蹬踢黎勇脛骨的三等分點。
黎勇反應不慢,及時後撤一步,躲過這一腳。
就在這時,吳冰手下的其他七個人動了!除了莊耀揚之外,其他六個人手裡各有一把砍刀,而且用布條牢牢地綁在手上,防止被敵人擒拿、奪刀。因為,對於刀手來說,刀就是他的生命!刀在人在;刀亡,人就危險了!
這七個人不動則已,一動就圍住了石井英明。
石井英明轉身後擺,踢中一個人的手臂。左手上叼前邊那人的手腕,右手後掃,甩向背後一人的面部。黎勇認得這招正是黑龍十八手第八招——烏龍擺尾!因此,他更加不敢疏忽大意,暗地裡為兄弟們捏了一把汗。
陳天笑並不認識黑龍十八手,只是覺得石井英明的招式是從中國學來的。她在一旁觀戰,提防著其他幾個人對劉丹等幾個女生有所不利。
莊耀揚等七個人的攻勢越來越強,不但招招指向要害,而且配合得天衣無縫,自身無破綻而令對手防不勝防。陳天笑從吳冰嘴裡得知,這是黎勇從部隊學來的“北斗七星陣”,專門用來對付強大的敵人。這北斗七星陣要發揮最大威力,需要八個人密切配合。七個人圍攻,一個人在外圍照應。陳天笑正思考間,黎勇和莊耀揚換了個位置,改為莊耀揚在外圍照應,黎勇到第一線圍攻石井英明。
石井英明何等驍勇,他拳腳如風,叼抓手腕、格擋、掌劈腳踢,連續而發,每秒鐘至少完成五個動作。饒是這樣,日本中年頭目已經看出他獨力難支,便摸起武士刀,要跳過去助陣。
這是,樓梯傳來一陣響動,十幾個手持砍刀的青年闖了進來。為首的一個,高個子,頭略扁,留著短髮,長得和《天龍八部》裡的虛竹極像,正是大三的學生陸志鵬。陸志鵬身高一米八六,手持一截自來水管,帶領一夥兄弟,包圍了其餘幾個日本人。
原來陳天笑佈置的4號車是一輛從吳冰那裡借來的集裝箱卡車,集裝箱裡藏了十幾個弟兄。陸志鵬透過望遠鏡看到樓裡的詳情,於是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