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重生夜話 作者:死磕

,在這個時代,很了不起。

喝了口茶水,老常繼續說著:“英格蘭有了莎士比亞,於是整個英格蘭就會為這位劇作家服務,他們給他修建故居,創造民間故事,建造紀念館,修建大學,甚至設立學科。那個民族彷彿就是在為一個東西服務。為莎士比亞服務,併為他驕傲。

相同的事情,我們不可以。這些東西在咱這個國度,它不適用。我們擁有的比莎士比亞更加早的東西,甚至是戲劇我們都要早很多很多。這個國家很大,大到我們無法為某一樣著名的權威去整體服務。好比繪畫,一種繪畫分:學習 、觀賞 、品味。而畫不是單純的畫,它又區分了山水、花鳥、人物、草蟲、動物。我們再將這些東西分開,拿起筆,點在紙上畫技也是多種的,設色 、水墨、工筆、寫意、界畫、青綠。

有人畫僧侶,有人畫仕女,徐悲鴻,八大山人各有千秋。這裡面隨便拿出那一個,都了不得,放到國外,倒也適合一個城市,一個小民族為之而驕傲,為之而服務的了。

可是,放到華夏,這事兒不可能。這樣的人太多了,無論是你去哪裡,隨意開啟一個學科,就有無數的這樣的偉人,站在歷史與歷史息息相關,推動著民族,乃至民族藝術前行。所以,八國聯軍來了,我們有傲骨,日本鬼子來了,我們依舊有傲骨。無論死多少人,總有個聲音再告訴你,沒啥了不起的,只是個過程,一切都不足為懼。”

趙學軍一腦袋漿糊,完全不明白,自己這個乾爹到底要幹什麼?上政治課嗎?

有了話癮乾爹就不再去照顧趙學軍到底能不能聽的懂,他開始回憶,對這個十一歲的少年追憶起自己掩埋的過去。

“我出生在浙江,借曹公一言: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老輩子的事兒,我就不說了,我跟你說我的父親,其實有時候我覺得,你的性子應該是像我的父親的。尤其是那雙眼睛,第一次見到你,我覺得那裡的光都是一樣的。”

趙學軍啞然,什麼叫應該是像?

“我的父親出生前,我的祖父夢到了一隻鹿,那鹿白色,通身晶亮,自由自在,暢遊於群山峻嶺。他醒後,父親便出生了。我的爺爺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常鹿,小名六兒。

我父生來頑劣,不事生產,他那一輩子,所有的精神,都用來玩樂。常家六兒,為了一折懶畫眉,會翻新院子,挖洞修渠,架設亭臺。等到園子修建好了,他便招呼朋友,親自執蕭伴奏。曲散後,那園子父親就會命人拆了。

他能花一年時間去做一件事,只為了聽一首曲子。復原一種遠古的味道。我祖父喜愛父親,對這個幼子幾乎就是百依百順。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祖父對這個幼子如此溺愛?祖父對此卻也只有一個解釋:常六是個明白人。

父親是任性的,他的整個生命就是為了玩,以前我不懂,甚至我對他是小看的。一個人不事生產,只會糟蹋家業。後來,民國了,戰爭了,國破了。父親把我帶到了浙江鄉下,親自給我授課。他教的很多,懂得也很多,但是我卻只學會造假。

我不教你造假,你不需要。軍軍,你需要的是接受我所明白的道理,學會像我父親那般的活著,做個快樂的明白人。這種明白,並非是個人行為,而是一種,為國家,為民族留下什麼的明白。有些東西不能丟了,一定要繼承下去。這是一種活人必須要明白的了悟,千萬別等著你就要死去了,才知道,你有很多事兒,沒做,沒去努力,而後悔。

多少年後,我才懂得父親一生都在追求什麼。他在追求的是欣賞這個世界,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他一直致力於復原文化,一種尋根文化。

這個民族很大,包涵的東西很多,天文地理,宗教哲學。父親喜愛把那些古老的東西弄明白了,復原了,告訴別人,什麼是華夏最真的玩意。比如崑曲,比如建築,比如藝術,比如追求,他知道自己天資所限,這輩子都無法超越古人。於是他就一輩子學會一個字‘玩’!作為人的一輩子,他真正的活著的。甚至我覺得,父親的追求,是一般人無法達到的。我喜歡一首曲子,我想鑑賞它,我想品味它,我就要弄明白這首曲如何表現,才能呈現最完美的原始狀態。華夏古代,所謂的大意境便是如此。

你想要什麼?軍軍,我覺得,到現在你都無法明白你想要什麼。也許再過幾十年,我死了,你就懂了。今兒起,我會教你如何娶欣賞,如何去玩。生存在現世,它安穩平和,你的個性孤僻不適合與人交往。那麼,就花一輩子的時間,給自己一個目標,去欣賞這個世界吧,欣賞我們這個民族,找到它存在的意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