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國”是日本苦心經營的樣板,本書說明,它不是完全失敗的,它有過“黃金時代”,“樂不思中”是日本人的目標。然而最終失敗了。如果日本統治“滿洲”超過百年,那就被歷史肯定。不是嗎?今天的俄羅斯遠東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沿日本海地區,從1858年簽訂的中俄《愛輝條約》和1860年簽訂的《北京條約》至1949年全國解放,尚不足百年,我們還能說三道四嗎?十四年太短,多少年算長?日本所以提出“王道樂土”,是深思熟慮的,只有處於當時當地的人,才會知道“王道樂土”絕非今日之笑談。戰後,美國佔領日本六十多年了,怎麼樣?不還佔領著嗎!日本人過得不錯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麼,很自豪啊!他們至今還看不起中國人哪,說日本不是中國打敗的。
事實上,今天的日本與昔日的“滿洲國”有驚人地相似:日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不知道自己代表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尋求什麼國際角色?甚至不知道“美國是日本人的什麼?”再這樣下去一百年,日本的美國第五十一州的地位,恐怕就蓋棺論定!
“滿洲國”是個什麼樣子?本書提供一點素材,這是真實的寫照。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息事寧人”。中國人的行為,乃至國家大事,都照此行事。歷史告訴我們,往往“息事”並不能“寧人”。“滿洲國”證明了這點,丟了東北,也沒有換來日本停止進攻華北;讓出了北平(北京),也沒能阻止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歷史就是這樣殘酷,不可憐“息事寧人”的人。對中國的“蠶食”仍在繼續!一切都是可能的。
本書能提供這樣一點點危機意識,就沒白寫。(全文完)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