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2 / 4)

小說:狙擊南宋 作者:老是不進球

轄下各村鎮,因此,此時所有軍民及嘉賓加在一起,也不過堪堪萬人。

有屬下提出修建兩座貴賓臺。分別供天樞城高層及各寨寨首入座,不過狄烈拒絕了。與自己計程車兵與城民在一起。共同娛樂,遠比高高坐在臺子上好;而應邀前來的太行諸寨首,也與前次拜山的性質不同。前次不過是懾於你的威勢,認你當老大,而今次則是託庇於你的羽翼之下,你的地盤你作主。在這等情形之下,大可不必曲意示好,而是要表現得強勢一些。

但最終狄烈還是同意修建一座貴賓觀禮臺,而且臺子還是修建在正中最佳位置。只不過卻不是狄烈等高層享用。而是為那一群宮中的女人們預備的。至於以狄烈為首的天樞城軍政高層,則在高臺的右側用石灰粉圈出一個長方形的範圍。

事實上,整個大校場已被石灰粉畫出大小不一的長方格子,每個格子裡都寫有字,分別是:第一營區、第三營區、第四營區、警備營區、女兵營區、匠作區、城民區等等。

比較特殊的是女兵營區,按說女兵三大營,人數最多。但格子所畫的區域,與其他各營差不了多少。這是因為這種戰爭劇所需群眾演員眾多,因此非但天籟營全營出動,天驕營及天使營都被抽調了大量人員。結果女兵三大營中。至少有兩個營全是演員,真正當觀眾的,不到一個營。

而且女兵營的位置也是最好的,就在演出**正前——除了女士優先,還有一個順理成章的原因,就是許多女兵,都是身兼觀眾與演員兩職。沒輪到自己上場時,就是觀眾,輪到了,就直接從臺前跑到演出**側門,化妝、穿演出服,然後上場。位置靠前,自然是方便。

之所以選在十二月初八這一天,並不是為了湊這個節日,而是因為這兩天的天氣很好,頗有種雪後回暖的跡象。有經驗的老農會說,這預示著一段時間之後,會有更強的返寒到來。不過這已不在狄烈的考慮範圍,他只要有那麼幾天好天氣就行了。

十二月初八,天公作美,天氣晴朗,無風無雪,正是個觀看演出的好時機,所以,就是這一天了。

宋朝時民間娛樂節目其實還是很多的,這從《清明上河圖》就能看出來,不過,像狄烈折騰出的這種大型舞臺劇,卻是從來沒有過。因此訊息一出,不單是士兵居民沸騰一片,便是朱皇后、各帝姬及宮娥,包括那一群自命風流的王公候伯,甚至是陳規、張角、侯方鏡等人,都是驚奇非常,忍不住要一睹為快。

暮色深沉,星光黯淡,林木蕭瑟,瀑聲幽遠。

群山環抱的天樞城大校場上,卻是一片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大校場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各家各戶提供的長椅條凳。傍晚時分,吃過臘八粥的天樞城軍民,按照各自指定的區域,有秩序地魚貫入場。隨後,就是娉娉婷婷的杏園女人們,或頭戴紗笠,或身披斗篷,搖曳生姿登上用布縵圍攏的高臺。最後入場的,是以狄烈為首的天樞城軍政要員與特邀嘉賓。

作為特邀嘉賓中的一員,梁興與太行諸寨首領都敏銳地注意到一個令人矚目的場景:天誅軍各營入場時,步伐整齊一致,千人腳步聲竟如一人;隨著各級長官一聲令下,士兵齊齊落坐,動作整齊劃一,鏗鏘有力。如此軍紀森嚴的軍隊,當真是聞所未聞。

太行諸寨的首領也許沒什麼能耐,但這點眼力還是有的。無不在心底倒抽一口涼氣。隱隱感覺到,有這般精兵在手,之前天樞城方面宣揚的,殲敵上萬的奈何關大捷,或許,未必是胡謅……

梁興概嘆之餘,忍不住又朝那個被眾人簇擁的挺拔背影看了一眼,這位狄城主也不比自己大幾歲,怎地竟在短短半年的辰光裡,赤手空拳折騰出這麼一份基業來。難不成這世上當真有天命這回事?

梁興的感概沒能持續多久,很快地,就被大幕拉開的舞臺給震住了。

《奈何關保衛戰》這部大戲,按整個戰役的程序,分為三幕,有三個相應的大布景:第一幕是奇襲井陘關,著重表現張銳的伏擊小組,如何給予來犯之敵重大殺傷,及對敵軍士氣的沉重打擊。第二幕是重頭戲。女兵營浴血死守奈何關,重點突出女兵們如何痛擊偷襲之敵。這裡面除了某些地方作了一定的藝術加工之外。大多數都來源於真實戰鬥過程,既沒有貶低敵人,也沒有拔高自己。唯其如此,才顯真實,而真實,是最有說服力的。第三幕,自然就是大天樞城之主狄烈的三人破萬敵的傳奇。

在狄烈眼裡,這出戏佈景粗糙,劇本狗血。演員表演生澀,臺詞半生不熟……完全就是校園劇的水準,放到後世的高校文藝晚會上,怕連個三等獎都拿不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