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郡王之禮下葬。
天香樓被查封,朝廷嚴令任何酒樓再賣河豚魚。
顧紹業流放千里,五年之內,不得回京。
這樣的懲罰不算重,但比起要他為沈二少爺之死償命又輕多了,至少還能活命,熬過五年,就能回京了。
只是朝廷怎麼給了他這樣一不重不輕的懲罰?
明瀾很好奇。
只是外頭下雨,也沒人出去打聽,訊息也傳不進來,只能耐著性子等了。
到了傍晚,雨果然停了。
四兒出去轉了一圈,衣裳溼了一半,早上議政殿上發生的事就打聽到了。
今兒的早朝,幾乎都在爭議顧紹業該不該受罰一事。
老太爺認定顧紹業是一心救人,只是好心辦了壞事,不說不處罰,但要是重重懲罰,那往後誰還敢隨便救人?
而有大臣則覺得顧紹業不是好心辦了壞事這麼簡單,他的好心直接絕了沈二少爺活的希望,本來還有活的可能,他一瓶子毒藥下去,沈二少爺就死了。
老太爺為了救嫡長孫,也是豁出去了,道,“我問過大夫,也問過太醫,以沈二少爺當時的中毒情形,即便是王老太醫在他身邊,也救不了他了,除非有解百毒的良藥,而這樣的良藥,只有楚三少爺手裡一瓶,救了沈二少爺,就救不了沈大少爺了,他們二人中,必定有一人會毒發身亡。”
沈二少爺有活下來的希望,可他活下來了,沈大少爺就必死無疑。
對魏國公府來說,肯定會活一個孫兒,折一個孫兒。
由誰活,這個決定權在楚三少爺手中。
誰能保證性情有些乖張和沈二少爺有些過節的楚三少爺就一定會救沈二少爺,而不是沈大少爺?
老太爺這樣說也不無道理。
但別忘了,大夫治病救人也是好心,可要是開錯藥方,治死了人,也是要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