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鼻子就被人捏了下,“還是你最瞭解我。”
明瀾鼻子被他捏的發燙,吃飯就吃飯,動手動腳做什麼,楚離卻道,“我雖然拒絕了,但父王絕對不會死心,這兩天肯定會找你,你不要理他。”
明瀾嘴角一扯,不理王爺,可能嗎?
她又沒病沒痛,王爺讓她幫忙勸王妃回府,她能不答應嗎,何況王妃回府對她來說還是件好事,她沒有理由不答應啊。
第二天,用了早飯後,明瀾就去長暉院給老王妃請安。
屋內,老王妃坐在羅漢榻上,莫姨娘正幫她捏肩膀,老王妃笑道,“還是你孝順,早早的就來給我捏肩了。”
莫姨娘手未停,改捏為捶,笑道,“老王妃喜歡我給您捏肩捶背,就是我最大的福分了。”
三太太把茶盞放下,道,“咱們這麼多兒媳婦,就屬你手最靈巧,老王妃最喜歡你給她捏肩捶背,我進門這麼多年,可從未見王妃給老王妃捏肩捶背過。”
提到王妃,老王妃眉頭就沉了幾分,“都和離了,提她做什麼。”
三太太輕拍嘴巴,道,“看我笨嘴拙舌,叫慣了,一時改不過來,不過我看這回王爺和王妃是動了真格了,以前和離只是咱們王府裡鬧騰,讓人看笑話,這一回是鬧到興慶宮,當著滿朝文武和皇上的面和離的,王妃不顧王爺死活,大家有目共睹,這流言之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信的肯定不少,王爺想再娶填房怕是不容易,莫姨娘伺候王爺多年,當年也是娶進門的,知書達理,賢惠有加,指不定過段時日,王爺就扶了正。”
這話是說到莫姨娘心坎裡去了,她也想扶正,當年王妃和離回楚家,她沾沾自喜,覺得是給她騰位置了,結果沒能更進一步,反倒從側妃貶成了姨娘,實在是可恨至極。
王爺年紀不小了,京都及笄了還未許人的大家閨秀可不多,續娶個比世子妃年紀還小的王妃回府,也震不住人啊。
偌大一個王府,沒有個王妃也說不過去,只要王妃不回府,有老王妃幫著,她扶正的可能性很大。
屏風處,明瀾聽著屋子裡的對話,忍不住朝天花板翻了一白眼,然後才蓮步款款的進屋請安。
明瀾屈膝見禮,老王妃神情淡淡,問三太太道,“貼了告示尋找神醫,半個月過去了,還是一點音訊都沒有?”
提到這事,三太太就洩氣,搖頭道,“可不是一點動靜都沒有,賞銀也從三萬兩提高到五萬兩了,就是沒人知道,那天在宮裡,世子說盡管找,找他算他輸,我還當他太過自傲,現在看來,他是篤定我找不到。”
老王妃這才望嚮明瀾,道,“起來吧。”
明瀾這才直起身子,這些話都是說給她聽的,她心裡清楚。
楚離是塊鐵板,她們鑽不動,只有她這裡還有幾分可能。
只是她們一邊希望莫姨娘扶正,一邊指著楚離幫她們,不知道腦袋是怎麼想的,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不可能啊。
但有些人不這麼想,她們是長輩,長輩說什麼,小輩都要聽,這不,老王妃望著明瀾道,“世子是擔心神醫露面,影響他解毒?”
明瀾望著她,還未說話呢,老王妃就道,“這一點,他大可不必擔心,敏兒砸傷悅珠郡主,只是要一些藥膏幫她恢復容貌,神醫露不露面並不重要。”
三太太連連點頭,“正是,有藥膏就成。”
明瀾望著三太太,然後看了眼莫姨娘,似笑非笑道,“那天在興慶宮,永王妃都跪下了,相公都不為所動,三嬸應該是最清楚相公的態度的,王爺也找過相公,相公對母妃和離一事很介懷,誰不讓母妃好過,甚至心裡不希望母妃再回王府的人,相公連多看一眼都不樂意,何況是幫忙了。”
三太太臉隱隱難看,她咬牙道,“是王妃自己執意要和離的,沒人逼她!”
的確是王妃要和離的,可王妃為什麼要和離,一個屋簷下住了這麼多年,能不知道一點始末嗎?
和離之後,有人勸過王爺不要這麼做嗎?
沒有!
非但沒有,她要勸王妃回來,老王妃還說不要勸。
三太太則連莫姨娘扶正都想到了,她怎麼不讓莫姨娘和她生的兒子幫她呢?
還是她們覺得她對管家權很稀罕,王妃不回來,她就能牢牢抓著管家權,和她們一樣不希望王妃再回來?
沒什麼好說的,明瀾就福身告退了。
她要走,也沒人攔她。
出了長暉院,明瀾眼尖看到一丫鬟往石頭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