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明瀾打定主意去清州,那邊楚離邁步進屋。
見到玉闕還有宣旨上淺淺淡淡的字,他就知道他和北涼國師的談話,玉闕都告訴明瀾了。
明瀾看著他,道,“什麼時候啟程去清州?”
楚離走進來,他的眸底帶了幾分擔憂,“此行兇險,你當真要去?”
他是想救老王爺和昭寧郡主,也想解除體內的毒,可是他不想明瀾冒險。
明瀾拉著他坐下,道,“北涼國師武功之高,深不可測,玉闕那麼猛烈的撞擊,換做任何人,哪怕是你和王爺都沒命了,北涼國師只是吐了一口血,他要抓我去清州,根本就沒人阻攔的了他,識時務者為俊傑。”
她身懷有孕,經不起折騰,或許可以和北涼國師好好談談,有什麼危險的事,她或許可以等孩子生下來再去做。
而且有件事明瀾一直想不明白,六十年才出一個神女,上一個神女是曾外祖母,這一點,想必北涼國師也知道,可是為什麼他沒有找曾外祖母?
如果是因為玉闕沒有找到,可在明瀾看來,北涼國師找玉闕挺容易的,有神女的血,再加上轉盤,就知道玉闕大致方向了。
楚離想了想道,“我先和父王商議一番。”
去清州救老王爺,事關重大,不止楚離要去,王爺肯定也要去,在離開京都之前,肯定要做好一年半載回不來的打算。
楚離不在朝為官,雖然偶爾被皇上使喚一下,但王爺的政務不少,而且在軍中當任要職,他離京不是小事。
回來一口茶都沒喝,楚離又去外院書房找王爺了。
也不知道在書房裡說了些什麼,兩人一起去了行宮,然後進宮,再去行宮……
等楚離再回錦華軒,天際晚霞絢爛,倦鳥歸巢。
屋內,碧珠扶著明瀾坐下,瞧見他回來,明瀾笑道,“我還以為北涼國師留你和父王用飯呢,商議的如何了?”
楚離淨了手,坐下道,“北涼國師已經派使臣向皇上遞了奏摺,明天就啟程回北涼了。”
來大周待了這麼多天,也待夠了,是該回去了,看來北涼國師沒打算帶厲郡王一起去清州,先將其他使臣送回北涼,然後再趕去清州,不過清州離北涼邊境不遠,快馬加鞭一兩天就到了。
“拿我們什麼時候去?”明瀾問道。
楚離道,“我們兩個半月之內到清州就可以了。”
清州雖然遠,但坐馬車一個月儘夠了,北涼國師果然一點都不著急。
考慮到明瀾懷著身孕,楚離道,“半個月後,我們再啟程,一路走走逛逛,兩個月到清州,父王快馬加鞭,八九天就能趕到。”
這樣的安排,明瀾沒有異議,她更關心鐵匣子,“那鐵匣子呢?”
現在,明瀾最想做的就是把鐵匣子開啟,把沐太夫人留給她的信仔細的看一遍,楚離道,“北涼國師讓你把鐵匣子帶到清州,到那裡他再幫你開啟。”
真是隻狐狸!
她說玉闕在鐵匣子裡的話,北涼國師根本就沒信。
其實明瀾對北涼國師有沒有把握把鐵匣子開啟也是將信將疑,他似乎並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無堅不摧的鐵匣子。
要是找不到最後一塊玉闕,他們最多白跑一趟,也沒什麼損失。
這麼想,心情好受多了。
只是這樣就救不回老王爺和昭寧郡主,也解不了楚離體內的毒,明瀾陷入矛盾,只能順其自然了。
吃完了飯後,明瀾就吩咐碧珠道,“明兒去安盛齋多買些寒玉回來,對了,還有安大少爺,他手裡也有寒玉瓶,這一次他幫了我們大忙,我謝謝他。”
得虧安大少爺有膽識,敢往離王府送蔣家大老爺的屍體,換個人,估計就直接把蔣大老爺埋了。
算是太后和趙家命裡該絕吧。
第二天,碧珠去安盛齋,沒花一兩銀子,就把安盛齋所有的寒玉都帶了回來,而且是安大少爺送碧珠回來的。
明瀾的意思,碧珠傳達到了,明瀾要再送安大少爺一滴血做謝禮,上回要不是明瀾那一滴血,安大少爺早魂歸西天了,哪還能幫到明瀾什麼。
對安大少爺來說,他送蔣大老爺送屍體幫的是蔣大老爺,其實也是舉手之勞,而明瀾對他,卻是救命之恩。
上回那樣氣氛,都沒能和明瀾好好道謝,便專程跑一趟。
明瀾讓人把寒玉送去雕刻,寒玉瓶很小,只能裝一兩滴血,並不划算,只是方便攜帶而已。
攜帶的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