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府過繼一事,除了在議政殿上惹出點不快來,倒沒再出其他的事。
因為林郡馬向著太后,惹惱了皇上,晉王妃親自抱著林小少爺和長平郡主,親自進宮給皇上賠不是,而且沒叫上林郡馬。
晉王妃直接向皇上言明林郡馬在朝堂上說的話是太后囑咐的,她知情,但她的話不及太后管用,這世上,沒有人比她更想和女兒,也就是長平郡主一家團圓的了。
她向皇上懇請,等過繼之後,她就隨長平郡主一家去洪州常住,林郡馬不擅長管理,請皇上派人管理洪州事物。
晉王妃不介意活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只要她不做違反朝堂的事,又有何懼之?
晉王妃誠懇的態度,皇上也體諒她的難處,這麼多年,晉王妃深入簡出,因為當年生下的只是個女兒,太后怪她不爭氣,對她並不好,可以說,這麼多年,她就是被禁足在晉王府,打著孀居的旗號,還沒人能替她說情。
難得進宮一趟,林郡馬的不識趣,皇上也就既往不咎了。
皇上給林小少爺賜名蕭安。
平安的安,亦是安分的安。
禮部尚書依照過繼的規矩,晉王府正兒八經的過繼外孫當親孫,記載皇家玉蝶上。
良辰吉日那天,皇上親自給小晉王掛上一長命鎖,皇室宗親也紛紛送上賀禮。
林大少爺和長平郡主住在晉王府,林大少爺愛熱鬧,要擺筵席,晉王妃高興,也就由著她了。
好好熱鬧一番,將來去了封地洪州,不出意外,應該到死才回京,和先太子合葬。
晉王府管送請帖,離王府也不例外,但是邀請的是三老爺和三太太,沒有明瀾和楚離什麼事。
可憐明瀾活了兩世,第一次鬱悶,還從來沒有因為沒有請帖這麼不痛快過。
但明瀾想做的事,那是豁出臉也要做的,她找楚三少爺幫忙,幫他弄一份晉王府請帖。
上午找他幫的忙,下午請帖就到她手裡了,鎏金的請帖,一看被邀請人就身份不凡。
明瀾左右看看,道,“是真的吧?”
雖然豁出去了,但萬一被抓包,上趕著去參加筵席,多丟人啊。
楚三少爺笑道,“我辦事,大嫂還不放心,我只是好奇大嫂為什麼要去晉王府,那可是太后的地盤。”
在楚三少爺看來,那就是送羊入虎口,不過明瀾這隻羊有點特別,她百毒不侵,一般的後宅手段要不了她的命。
明瀾也知道晉王府的大門不好邁,但是這一趟,她非去不可,她還有去晉王府的可能,晉王妃來離王府,那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山不就我,我就山,沒準兒晉王妃是趙皇后當年給未婚夫戴綠帽子的人證,而且因為是受害者,所以有可能站出來指證。
她必須要去爭取一下。
不過筵席在三天後,她還有三天的時間猶豫斟酌。
見楚三少爺好奇,明瀾笑道,“我也不是一定就會去,只是有可能。”
楚三少爺則道,“記得多帶些人在暗處護著,別給人算計了。”
要是出了什麼萬一,他這個幫忙弄到請帖的,還不得被剝掉幾層皮啊,頭一個就是他親爹,大哥或許還不忍心下手,但也只是或許。
辦完了差事,楚三少爺就去書房找楚離,明瀾看著請帖走神。
晉王府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筵席,前去晉王府道賀的人也絡繹不絕,這晉王府人來人往中,前去靖州查案的刑部尚書回京了。
這一趟花的時間不多,一般的大臣查案,少說也要一兩個月,一路上欣賞美景,再品味下佳餚,再在當地的美人窟裡晃盪幾天,時間就過去了。
刑部尚書為人正直,是王爺提拔和信得過的,這案子又是老王爺彈劾的,刑部尚書敢不盡心盡力麼?
一行人快馬加鞭回了京,拖著疲憊的身子進宮面聖,將罪證和靖州與案子有關之人的口供呈報皇上。
這些證詞,皇上早看過,沒什麼吃驚的,但是他很憤怒,因為刑部尚書稟告,“臣等去晚了一步,莫家在靖州的現銀大部分被轉移了。”
他們查抄莫家,只找到搬不走的大件和金錠、銀錠,銀票只有幾張小額的百兩銀票,其他的一張沒瞧見。
別說莫家的老巢在靖州,就是尋常官家,也不至於沒幾張千兩萬兩的銀票,這明顯有問題。
刑部尚書知道老王妃進宮找過太后,並把莫家典當房契地契的銀票給了太后的事。
刑部尚書懷疑轉移莫家財產的就是太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