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而你,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我從兗州綁到了這裡,我個人受辱是小,可是那病人,若不能及時診治,怕是有性命之憂。”
陳登也是哭笑不得,可是,畢竟張飛是一番好意,剛要替張飛說情,張飛卻主動衝華佗深深的鞠了一躬。
“華神醫,張飛之前太過魯莽,這廂給你賠罪了,的確是我做的不妥,可是,神醫,一人是小,陳登先生如今是徐州舉足輕重的太守,他染了疾病,耽誤的可是整個徐州數萬萬百姓的大事,陳登先生在徐州治理有方,又愛護百姓,徐州上下,無不誇讚,他的命,總好過你之前所救的那一條命吧,孰輕孰重,相信神醫心裡應該清楚。”
張飛態度恭敬,言談之中,不難看出,他尊敬華佗,也尊敬陳登,這番話聽在陳登的耳朵裡,陳登很高興,想不到陳削的部下居然也對自己如此讚歎。
可是華佗卻冷冷一笑“枉你是陳削的部將,國家大事,我不管,在我眼裡,沒有高低貴賤,不論是陳登,還是陳削,跟尋常百姓的命一樣重要,陳削在境內一直提倡眾生平等,怎麼你張飛竟然能說出這番話來。”
張飛的意思,你救了陳登,等於救了徐州城的百姓,陳登的命遠比尋常人的要金貴的多,可華佗,卻不吃這一套,他的骨子裡,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從來不會向高官顯貴屈就卑膝。
見華佗真的生氣了,張飛撲通一聲,重重的給華佗跪下了,什麼也沒說,砰砰砰,就是三個響頭,張飛連連賠罪,華佗畢竟一大把年紀了,心裡也有些不忍,氣頓時消了不少,可張飛這頭磕的,還是因為華佗的名氣,而不是因為耽誤了那窮苦百姓的病情。
張飛從來都不會高看普通人一眼,就算投靠了陳削,老毛病也沒改,別人要是沒本事,他是不會另眼相看的。
陳削打下了偌大的冀州,張飛自然心服口服,但是,讓他敬重體恤那些普通的兵卒和百姓,沒門。
陳登一直在一旁打量著張飛,張飛的舉動和言談,讓陳登微微有些驚訝,沒想到這個粗人,竟然如此懂禮明事理,何況張飛將華佗綁到徐州,也是為了替自己看病,陳登對張飛的印象大為改觀。
接下來華佗要告辭離開,陳登讓人拿來豐厚的金銀,華佗卻微微一笑,分文不要,只是說了句“希望大人能夠善待徐州城的百姓。”隨即,華佗徑直告辭離開了。
對華佗的高風亮節,陳登也是心中暗贊,回過頭來,見張飛在欣賞牆壁上的字畫,陳登忍不住笑了“張將軍,難道還懂得字畫?”
“翼德從小就喜愛書畫!”
張飛聲音不大,臉色有些發紅,在陳登面前略顯拘謹,陳登頓時瞪大了眼睛,心中好奇心頓起,他以為張飛是在說笑,忙命人取來紙筆,可是接下來,張飛竟然提筆就畫。
不一會,一副栩栩如生的仕女圖就躍然紙上了,畫的惟妙惟肖,陳登勐的一驚,竟然是一旁的一個丫鬟,這張飛僅僅只打量了那個丫鬟幾眼,就能畫出跟真人一樣的畫來,對張飛的本領,陳登大為驚訝。
接下來,陳登又跟張飛談起了書法,還別說,張飛肚子裡還真有墨水,應答自如,就算陳登提議賦詩一首,張飛也是遊刃有餘。
兩人相處的非常融洽,加上張飛又對陳登有恩,不知不覺,就轉到了正題上,得知張飛此行的用意,陳登頓時皺緊了眉頭“讓曹操退兵,翼德,你是在害我陳家嗎?”
“這場仗,我家軍師說了,非短日內難以分出勝負,早晚曹操必然退兵,對彼此都沒有好處的戰爭,我想,拖的越久,只會越陷越深,恐怕想要抽身,都悔之晚矣,我此行不是遊說陳家背叛曹操,而是…”
陳登皺著眉頭盯著張飛脫口說道“我知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讓我假意讓徐州生變,讓曹操無暇繼續攻伐冀州,故意引他回兵。”
張飛點了點頭“我知道,陳家是不會背叛曹操的,所以,我也沒打算遊說先生背主另投我家少帥。”
“為何?”陳登笑著問道。
張飛想起徐庶的囑託,回道“因為陳家根在徐州,心也在徐州,你們父子,忠的不是曹操,而是徐州。”(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五章,辛評的建議
徐庶的能力,僅僅才顯露冰山一角,卻讓陳登心生佩服,張飛來徐州遊說陳登,正是出自徐庶的授意。
從交戰一開始,徐庶就看到了戰爭的結局,那就是,畢將陷入膠著的泥潭,這場戰爭最後沒有真正的勝者。
跟在戲志才身邊,徐庶學的最多的東西,並不是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