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巴不得謀奪我們的西川。”
“他敢?”劉循當即冷笑起來。
黃權微微一笑,“到時候,曹操只需一紙調令就可,畢竟,陛下在兗州,讓皇子在身邊侍奉陪伴,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不過,眼下曹操剛在冀州吃了敗仗,正跟江東搶奪荊州,暫時無暇理會主公,為了少去煩擾,必然極力拉攏安撫主公,說不定,他也會有求於我們,讓我們幫他一起奪取荊州,這個時候,主公切莫跟曹操反目,正好藉此良機,穩固西川,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黃權看的長遠,一番話,讓劉循暗吃一驚,劉循明白,不是曹操不想收拾自己,只因曹操抽不出時間來,如果真的被曹操調去兗州,曹操再派人進駐西川,彈指之間,西川就得易主。
“虛與委蛇,也罷,如此,就煩勞公衡先生去一趟襄陽了!”
劉循沉吟了一會,只好強自將對曹操的恨意暫時壓在心頭,黃權說的對,先穩固西川比什麼都重要,就算真的跟曹操反目,自己也不至於處於被動。
“黃權自不會辜負主公所望。”黃權忙躬身回禮,隨即邁步退了出去。
在黃權出使襄陽的同時,劉備一邊等待魏延的訊息,一邊派人去荊州請龐統出山。
本來想自己親自前往,不過劉備確實無暇分身,龐統幾次幫他扭轉幹坤,助他脫險,對龐統,劉備又感激,又敬重,這樣的大才,若能請到身邊,何愁霸業不成?
因為距離荊州比較近,簡雍去的快,回來的也快,得知龐統避難早已離開了荊襄,劉備的腦袋頓時無力的耷拉了下來。
劉備百思不得其解,心裡一直想不明白,為何龐統幾次出手幫助自己,他卻不願意投奔自己呢?
劉備哪裡知道龐統的心思,龐統到現在為止,並未對劉備的表現滿意,之前在荊州,龐統出手,本想讓劉備坐鎮荊州,避免荊襄不被戰火波及,可惜,劉備灰熘熘的逃了,這一次,龐統本希望讓劉備能夠在西川做出一番作為,可劉備的表現,依舊讓龐統失望。
現在的龐統,心中並沒有確定好輔佐的合適人選,歸根到底,對劉備的幫助,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劉備表現好,他自然高看劉備一眼,說不定日後還真可能依附劉備,可惜,劉備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
龐統跟諸葛亮截然不同,龐統並不在乎功名,雲輕風淡,如閒雲野鶴一樣,至於匡扶漢室,他壓根不在乎,只要能找個合適的地方施展才華,他就知足了。
諸葛亮則不然,對漢室正統,他一向心懷敬意,他絕不會隨隨便便的就輔佐別人的,要幫,他也只幫漢室!
臥龍,羽翼未豐,尚在盤臥之中,鳳凰,四處漂泊,還無棲身之地!
龐統和諸葛亮這對絕世奇才,一旦出山,中原格局,勢必重新洗牌,畢竟,兩個人,任何一個,都有足以扭轉幹坤翻江倒海的才能!
………………
“母親!”吳國太剛剛睡下,忽然,房門外傳來了孫權急促的聲音。
“哦?是權兒啊,夜色已深,找為娘何事?”
吳國太匆匆起身下了塌,讓人將孫權帶進房中,孫權行色匆匆,目露憂慮之色,剛一進門,撲通一聲,頓時跪倒在了地上“孩兒特來向母親大人辭行。”(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三章,不許再見她
“嗯?這是何意?”吳國太頓時楞了。
孫權淚如雨下,哽咽道“眼下江東身處危難之際,兄長陣亡,父親被困冀州,荊州形勢萬分緊迫,身為人子,孫權願領兵前往荊州,抵禦曹賊!”
“你要去荊州?”
雖然有些驚訝,不過,吳國太的心中更多的卻是欣慰,望著自己的兒子,見孫權神色決然,那雙碧綠的眸子充滿倔強和堅定,吳國太知道兒子不是在說笑。
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孫權有自己的打算,這個時候,正是建立自己威望的時機。
孫策死了,孫堅被困,整個江東,可以說,唯一能站出來的,也只能是孫權,以往,所有人都覺得孫權只是個文質彬彬飽讀經綸的書生,論統兵打仗,論運籌佈陣,沒有人會想到孫權,來見吳國太之前,孫權已經跟張昭商議過了,對孫權的決定,張昭很贊同。
這個時候,江東急需有人站出來主持大局,正因為孫權威望不夠,才急需建立自己的威望,如果此戰孫權能夠力挽狂瀾,試問,江東文武,哪個還敢小視於他。
建立威望,是其一,其二,孫權雖然謀害了孫策,但是,他絕不想讓荊州落入曹操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