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閘的洪流,脫韁的野馬,既然來不及掉頭,索性,全都鉚足盡撤往潼關,對於甘寧來說,敵兵放棄抵抗,殺的甭提多痛快了,一戰下來,殺敵不下五千餘人,鄧芝帶著幾千殘兵灰熘熘的撤回了潼關,甘寧並沒有追趕,馬上領兵打掃戰場,然後,接著睡大覺。
雖然,他沒有伏擊,也沒有使用計策,但是,卻輕而易舉的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敵戰。
有甘寧在潼關附近守著,潼關的蜀兵,根本無法救援諸葛亮,就連青泥隘口那一側,也有龐德的三萬大軍,青泥隘口守兵寥寥無幾,看似是一座空城,卻暗中藏了不少伏兵,結果,龐德和甘寧,誰都沒有奪關的打算,兩人謹遵徐庶的命令,絕不讓任何一個人趕去救援諸葛亮。
對上別的謀士,諸葛亮算無遺策,料事如神,但是,碰上徐庶,諸葛亮卻猜錯了。一開始,還沒有交換人質的時候,諸葛亮就料到徐庶會出兵奪關,所以,故意把青泥隘口讓了出來。
可是,他哪裡知道,從一開始,徐庶的目標,就是諸葛亮!關口,他寧願不要,只要潼關和青泥隘口都不能出兵救援,諸葛亮就會成為孤立無援的甕中之鱉!(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六章,徐庶的計策
徐庶帶人前腳剛走,張任就領兵包圍了函谷關,劉曄得到稟報,先是一驚,急忙快步登上城樓,探頭往城外一看,果然,城外,兵層層,甲層層,五萬蜀兵陣仗空前,一眼望不到邊,蜀兵將士,盔甲鮮明,金戈閃耀,一個個氣勢熊熊,殺氣沖天,就連頭頂上空,頃刻之間,都籠罩住了一股濃烈的肅殺之氣。
蜀兵的隊伍最前面,一員中年大將頂盔貫甲,罩袍束帶,跨馬持槍,器宇軒昂,正是蜀漢大將張任,在甘寧和龐德領兵趕往潼關和青泥隘口的同時,張任也統帥大軍悄然趕到了函谷關。
在諸葛亮看來,徐庶一定會派兵勇奪潼關和青泥隘口,今兒切斷蜀兵的歸路,而諸葛亮也要奪過函谷關,切斷義軍的退路,張任抵達函谷關城下,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下令攻城,雖然劉曄坐擁堅城險關,但是,張任來勢洶洶,足足帶來了五萬大軍,一通勐攻,劉曄雖然親自率軍死守,壓力也著實不小,畢竟,徐庶把大軍都帶走了,留在劉曄身邊的滿打滿算不足一萬人。
函谷關激戰不斷,潼關和青泥隘口倒是相安無事,但是,因為龐德和甘寧守在關外,兩個關口的守將,都無法派兵接應諸葛亮,只能乾著急,時間一分一秒的流走,鄧芝左立不安,再次出兵,結果又被甘寧殺了一個落花流水。
甘寧放出狂言,讓鄧芝乖乖在潼關待著,休想派出一兵一卒。
轉過頭來,再說諸葛亮這邊,因為張寧和白雀的拼死掩護,加上趙雲及時回援,徐庶和陳削可謂有驚無險,見敵兵來了援軍,徐庶果然下令暫時撤兵,否則,必然面臨蜀兵的前後包夾,雖然義軍撤了,但是,義軍的傷亡並不大,倒是諸葛亮這邊,不僅死了劉循,還折損了兩萬名兵將,諸葛亮收攏殘兵,跟孟獲的隊伍混合在一起,急忙撤向潼關。
“軍師,諸葛亮撤了。”斥候得到訊息急忙飛馬來報,徐庶捻髯一笑,“好,趙雲兀突骨,你二人聽令。”
“請軍師吩咐!”趙雲一抖徵袍,跨步閃身出列,兀突骨也拎著狼牙棒湊了過來。“給你二人各一萬精兵,馬上隨後截殺,務必配合甘寧龐德,切莫讓諸葛亮逃走。”
“遵命!”二將齊聲回應,當即兩人各自領兵走了。
“元直,那我們呢?”見趙雲和兀突骨被派走了,陳削看了看身邊,還有將近兩萬人,心中不解,忙開口詢問。
“少帥,不要著急,且耐心等待一時。”
到了天將擦黑的時候,一名斥候飛馬疾馳而來,剛到近前,來不及下馬,太過著急,愣是從馬背上滾了下來。
“軍師,少帥,大事不好了,張任統帥五萬大軍正在勐攻函谷關。”
“好!”
徐庶擊掌稱讚,叫了一聲好。
陳削等人都愣了,華生忍不住問道“軍師,什麼好?函谷關劉曄身邊只有不到一萬人,眼下形勢危在旦夕,我等當馬上出兵救援。”
陳削衝華生擺了擺手,既然徐庶把這些人留下了,一定有他的打算,結果,徐庶一點出兵的意思都沒有。
“元直,現在我們過去支援,正好從張任的身後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函谷關之圍,但旦夕可解,難不成,你要放棄函谷關?”
“為什麼不呢?”徐庶搖頭笑了,見陳削急的心急火燎,根本想不明白,徐庶笑著解釋道“放心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