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何況,我們也需要時間,安排別的事情。”
“別的事情?”
見諸葛亮的嘴角泛出一絲神秘的笑容,劉循忙把身子往前湊了一些,急迫的追問道。
“一來,馬超要招募西涼騎兵,二來,那就是兀突骨,現在軍中上下,對兀突骨無不冷嘲熱諷,兵卒們多有抱怨,坦白來說,我也不想再用此人,但是,此人卻是奪取潼關的關鍵,對於兀突骨的使用,陛下出面,也遠比我要好的多,畢竟,陛下之前就曾為了他勸說過我。不論是馬超,還是兀突骨,都需要時間安排整頓,陳削出兵攻打長安的這段日子,正好給了我們準備的時間,而我,則要親自領兵前往雒城抵擋趙雲。”
“雒城?趙雲,先生,趙雲不是一直按兵不動嗎?難道他真的敢領兵來奪我西川?”
劉循吃了一驚,雖然沒有見過趙雲,但是,這個名字,即便劉循是高高在上的漢帝,也是如雷貫耳,聽的都快起繭了。
“他會來的,而且,一定會來,陳削的身邊,能人輩出,不乏智謀高深之輩,就算他們知道我們在潼關傷亡過巨,也會讓趙雲進兵西川,目的就是為了拖住我們,從而,讓陳削無所顧忌的拿下長安,現在趙雲按兵不動,僅僅是障眼法罷了。”
諸葛亮摸著下巴,自信滿滿的笑道。
雖然諸葛亮待在西川,可是,義軍的全盤計劃,在他腦海中就像過電影一樣,全都被他猜中了。
上一次,的確是諸葛亮敗了,但是,很快,諸葛亮就會讓陳削和賈詡等人付出血的代價!
諸葛亮侃侃而談,坦然自若,劉循頓時疑慮頓消,心中也寬心了不少。
就算日後聽說長安被陳削攻佔了,他也不會太過吃驚,因為,他相信諸葛亮,丟了的東西,很快,諸葛亮就會讓陳削吐出來。
而且,是加倍的吐出來。
接下來,諸葛亮領兵前往雒城,而馬超和馬良,則被劉循悄悄的派往了涼州。
能重回故土,對馬超來說,意義重大,他的心情,一路之上,也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馬超勇冠三軍,在涼州又極具威望,但是,諸葛亮卻知道,此人勇而無謀,所以,讓馬良跟在了他的身旁。
一來,幫他出謀獻策,二來,也是堤防馬超,別讓他生出反意。
至於兀突骨,這些日子著實不好受,自從跟著諸葛亮撤回西川,軍中上下不論是誰,見了他,不是詆譭,就是謾罵,甚至私下裡經常三五成群的人尋他麻煩。
大家都罵他是叛徒,兀突骨孤立無援,畢竟,他原本跟著孟獲,現在孟獲等人都在長安一帶,他的身邊,蠻兵幾乎都死光了。
在西川的兵營裡,被大家孤立在一旁,就算兀突骨有再大的本事,也架不住西川兵將人多勢眾,所以,這些日子,他的日子,一點也不怎麼痛快。
原因很簡單,他兩次被義軍抓住,又被放了回來,尤其是這一次,大家都在拼命的時候,他卻理直氣壯的站在一旁四處‘遊蕩’。
換了是誰,心裡也不會痛快,就算他沒有歸降義軍,大家也很難再把他當成自己人。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劉循出面了,劉循力排眾議,狠狠的把滋事挑釁的兵卒痛斥了一頓,並好言勸慰了兀突骨一番。
劉循相信兀突骨依舊對西川忠心耿耿,並要讓兀突骨繼續執掌一軍,大家就算再有不滿,也只好強行壓在心中。
兀突骨大為感動,卻不料,從這一刻開始,他已經掉進了諸葛亮給他設下的圈套裡。
因為,諸葛亮不相信他,劉循出面,也是諸葛亮的授意!
不相信他,還用他,還給兀突骨整頓兵馬,這僅僅是諸葛亮的一計。
………………
“艾艾…”
見鄧艾正盯著牆壁上的牛皮地圖一眨不眨的看的入神,徐庶邁步走了進來,鄧艾都沒覺察到。
一連喊了幾聲,鄧艾才猛的攥緊拳頭興奮的喊了一聲“我明…白了!”
任何一場硬仗,不論發生在何地,鄧艾都會拿來研究。
雖然有滿肚子的疑問,但是,徐庶卻偏要他自己用心參悟,並不像別人一樣,主動給他講解,而是,讓鄧艾自己想明白!
第七百六十八章,曹丕派兵
不得不說,徐庶的方法,的確行之有效,每一場戰事,每一次戰役,鄧艾都憑著自己的琢磨悟出了其中的兵法計謀,對他以後的成長,也大有裨益。
鄧艾對別的事情不怎麼感興趣,但是,對打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