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並不妨礙,他心中對周瑜的欣賞和敬重。
龐統,兩個眼睛,一大一小,塌鼻樑,厚嘴唇,長的跟個醜鬼一樣,走起路來,胸脯高挺,目露不屑,似乎天下英雄,他誰也不放在眼裡,只見了一面,孫權就厭煩極了。
第六百二十章,諸葛亮出山
其實,龐統之所以擺出傲慢無理的樣子,也是為了試探孫權是否有容人之量,看看他的氣度如何,結果,孫權對龐統不滿,龐統心裡也對孫權大失所望。
龐統決定離開江東,臨走之時,又來跟魯肅道別,魯肅再三挽留,卻依舊沒有留住龐統。
魯肅生怕龐統會過江投奔曹操,結果,怕什麼,來什麼。
投奔陳削?龐統壓根就沒想過,不論是施展才華,還是為了顧全家族,他都不可能去輔佐陳削。
一來,陳削勢大,根基已經穩固,這對懷有天縱之才的龐統來說,自己去了,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文人,也有傲骨,尤其是天縱之才的龐統,他更希望找個能施展才華的舞臺,而不是去冀州湊個人數。
陳削身邊,不乏頂尖的謀士,賈詡,徐庶,沮授…龐統不想當別人的陪襯。
二者,龐統是荊襄望族的子弟,他又怎麼去投奔代表平民的陳削呢。
而諸葛亮這邊,就順利的多了,劉循一連三次登門求賢,這份誠意讓諸葛亮很感動,加上劉循是漢室正統,又有雄心壯志,兩人相談甚歡,不僅諸葛亮答應輔佐劉循,就連黃忠,也被諸葛亮說動了,一下子平添得了兩位能人,一文一武,讓劉循大為激動。
諸葛亮前腳剛走,曹操的使臣就來到了臥龍崗,可惜,諸葛亮已經走了,望著使臣失落的背影,諸葛亮的三弟諸葛均冷笑道“昔日我諸葛家,正是被曹賊所害,我二哥豈能輔佐曹操,哼,你們等著吧,如今我大哥在江東,我二哥去了西川,曹操的末日,怕是不遠了。”
劉循這一次,收穫頗豐,不僅得到諸葛亮和黃忠,連馬家的兄弟也跟著一起進入了西川,甚至還在半路途中遇到了李嚴。
被迎進成都之後,有兵卒來報,說馬超已經出兵包圍了潼關,眼下正在跟張繡激戰。
諸葛亮聞聽之後,微微一笑,“主公,眼下正是良機,天賜主公漢中啊!”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劉循擔心自己兵力不夠,諸葛亮卻笑了,主公只需給老將軍兩萬精兵,取漢中,當易如反掌!”
劉循當即拜黃忠為帥,泠苞鄧賢張任隨行,諸葛亮為軍師,即日出兵,攻伐漢中!”
………………
潼關城下,血染大地,。
雙方激戰三日,張繡的身邊,兵卒已經所剩不多,雄威挺拔的潼關,經過幾日的慘烈廝殺,顯得格外的蕭瑟悲涼。
城外到處都是漢中兵,根本無法突圍,其實,並非沒有退路,可惜,張繡豪氣干雲,決然不會領兵退入涼州的。
糜芳一連三次增派援兵,都被馬超所敗,嚇的糜芳龜縮在洛陽,再也不敢出兵,生怕馬超奪了洛陽。
到了第四日,馬超親自領兵登城參戰,漢中兵如潮水般一波接著一波,大有將潼關城徹底吞沒之勢。
“將軍,撤兵吧,退入涼州,我們再從長計議。”
副將眼看抵擋不住,急忙跑到張繡身前勸說,張繡狠狠的瞪了副將一眼“鎮守潼關,乃是我職責所在,但有一兵一卒,我張繡,也決然不會當逃兵。”
“不好,是宋健的人馬。”
就算想退兵,也來不及了,潼關的激戰,宋健也得到了訊息,經過三年的整頓,宋健也在涼州成了氣候,不論是馬超,還是張繡,宋健都不希望他們進入自己的地盤,所以,他將兵馬也派到了潼關城下,隨時做好防禦。
雖然昔日跟陳削結盟,但是,宋健也怕陳削會奪了自己的涼州。
如果張繡進入涼州,到時候再跟陳削裡應外合,這不是宋健希望看到的。
對於馬超也是如此,他跟馬超有仇,馬超在涼州頗有威望,他做夢都不希望馬超再回到涼州,所以,乾脆屯紮重兵在潼關城下,不讓任何一人進入涼州。
馬超頂盔貫甲罩袍束帶,手中天狼槍舞的飛快,槍聲過處,鮮血飛濺,沒過多久,馬超就翻身跳到城牆上。
雙腳剛一落地,馬超雙手持槍,如虎入羊群一般,槍影閃爍,攻勢如暴風驟雨,不時的有義軍被馬超挑落城下,摔的腦漿崩裂,慘不忍睹。
義軍拼命的衝到近前,想擋住馬超,馬超冷聲狂笑,殺氣狂升,心中的仇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