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洗不掉的罵名,什麼好處也沒撈著,這買賣,虧大發了。
出身商賈豪門,糜芳自認為聰明,卻不知道,這種小人行徑,偏偏是諸葛亮最痛恨的。
糜芳歸降,柯比能戰死,連番兩道噩耗,幾乎同一時間傳到潼關,而接下來,諸葛亮親統大軍四萬,浩浩蕩蕩,直奔潼關殺來。
一路塵沙激盪,馬蹄如雷,西川兵,乘勝而來,氣勢高漲,恰恰這也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
如果一開始,就冒然復奪潼關,馬超剛剛慘敗,所有的西川兵將,士氣都會受到影響,此消彼長,攻城的壓力,必然對諸葛亮不利。
可是現在,殺了柯比能,拿下洛陽,西川兵將,反而在氣勢上佔了上風,而軍心慌亂的,則變成了黃巾軍。
潼關城中的義軍將士們略顯驚慌,可沮授,卻依舊鎮定自若,就算諸葛亮大軍即將抵達城下,沮授依舊聚精會神的盯著身前的地圖,他的目光,不停的在潼關和虎牢關兩個地方移動著。
柯比能已經戰死,虎牢關的兵力也受到了影響,而潼關,雖然傷亡不大,可是,一旦諸葛亮大軍圍困,可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了。
是繼續留在潼關?還是火速撤往虎牢關?
沮授有些犯難,潼關的作用,其實對陳削並不大,只要守住虎牢關,即便洛陽失守,即便潼關失陷,對冀州,也沒多大的影響。
理智上來看,沮授更側重將兵力轉移到虎牢關,只要虎牢關握在義軍的手裡,陳削就可無後顧之憂的繼續攻打荊州,而不用有任何的分心。
從時間上來看,也還充裕,諸葛亮故意放慢了進兵的速度,一路吹吹打打,行軍並不快,沮授要走,也來得及,可是,沮授卻猶豫了。
“諸葛亮的意圖,究竟是什麼呢?難不成僅僅是要出兵拿下潼關和洛陽嗎?”
沮授輕聲嘀咕著,眉頭緊鎖,不停的思索著,一連在屋中轉了幾圈,過了一會,沮授猛然一驚,眼中閃出一道精光,雙手用力的擊在一起。
“我明白了,之所以諸葛亮放慢行軍,而是要讓我主動放棄潼關,他是故意在給我讓路,好讓我帶兵去虎牢關。而諸葛亮的真正意圖,壓根就不是洛陽,從一開始,他就打算對涼州出兵!”
而之所以沒有直接攻打涼州,偏偏對潼和洛陽用兵,也是為了迷惑曹操!
想明白之後,沮授卻依舊陷入兩難的抉擇當中,是走是留呢?
第六百六十一章,送信給涼州
ps;昨天一時粗心,實在抱歉了各位,拿不下潼關,諸葛亮是無法進兵洛陽的,我改了,希望大家能包涵。
既然諸葛亮的真正目標是攻伐涼州,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對潼關和洛陽進兵?
這正是諸葛亮的無奈之舉,曹操要求他從巴郡出兵,諸葛亮的藉口,卻是對關中用兵,要是直接去打涼州,便等於不把曹操放在眼裡,也讓劉循陷入輿論的旋渦之中。
曹操手心裡死死的握著劉璋這張底牌,所以,諸葛亮,必須第一步先對關中出兵,一旦打消曹操的疑慮,再借機出兵涼州,也就堵住了天下芸芸眾口。
可是,當諸葛亮的大軍來到潼關城下,沮授卻依舊還在城中,不僅沮授沒走,城樓上的守備,也再次戒嚴,抬頭望向那雄威巍峨的潼關城牆,諸葛亮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心中暗道“好一個沮授,你這顯然是要死守潼關,如此一來,想取潼關,怕是不易啊。”
潼關是通往秦川的咽喉,是關中和涼州的唯一要道,要對涼州用兵,無論如何,諸葛亮都必須拿下此關。
沮授的做法,諸葛亮極為不解,死守潼關,意義何在?
難道沮授要為宋健看門守戶不成?
要是沮授撤兵去虎牢關,諸葛亮一定大開方便之門,絕不阻攔,可是,沮授卻把自己活命的機會白白給斷送了,現在西川雄兵數萬,已經兵臨城下,沮授就算想走,也沒有機會了。
沮授屢屢行出人意料之舉,先是擊敗馬超,接著又故意讓出潼關,然後反手一擊復奪潼關,讓諸葛亮的心裡,也生出了一絲悔意。
當初沮授讓出潼關,就該派重兵把守,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一個沮授,愣是將諸葛亮的幾萬大軍耍的團團轉,西川兵也因此折損了近兩萬人。
潼關城中,尚有兩萬義軍,而諸葛亮的身邊,則有四萬精兵,甚至還在洛陽駐紮了一萬人馬。
表面看來,諸葛亮的大軍,被扼守在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可實際上,卻是沮授被困死在了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