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他這水平能不能打到獵物還是兩說,便回道:“等空閒下來。我到要去插旗老林子轉悠一下。”
“那太好了。只要方廠長你去。我保證插旗所有人都會歡迎你。”陳大年喜色道。
方大軍微笑著,感覺倍有面子啊,北斗就是他的根據地,前期他進行原始積累,或許會利用這些民眾,但只要等他發達了,也會幫助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或許這就叫反哺吧!
說話間兩人已經走過了煤炭廠。再往前走了會,從走邊拐進去就是八一公社的範圍,穿過了八一公社之後,才能到插旗,到插旗的距離,就等於是從北斗鎮上走到李玉蘭家裡,甚至還得往前面走一會,至少要一個多小時,真實的情況遠遠不止,因為這邊的道路可不好走。
因為不是主道路。所以裡面的公路比外面窄了近一半,而且路面上全是黃泥巴。並沒有鋪上石籽,晴天還好,如果遇到下雨,公路上全是泥濘,很是影響交通。
往裡面走了一會,方大軍不得不感嘆一句:“窮山惡水!”
兩邊全是高山,非常險峻,見到的石頭比泥土還多,道路旁有一條小河流,清澈見底,河中全是石頭,不時有巨石橫在河道中,把水流擋出了彎道。
懸崖上根本見不到成片的山林,山崖上的泥土太少了,適者生存,只有少量的樹木能抓住機會成長起來,各種小動物的鳴叫聲不絕於耳,時有大鳥從山崖上撲騰而出,方大軍看著眼紅,但卻無路爬上懸崖。
陳大年這時出聲道:“兩邊崖上有好多野果樹,開春的時候遍山的果樹花,就是果子摘不到,都讓野物(動物)給吃了。”
“那是什麼樹,怎麼是紅色的,還掛著果子!”方大軍指前對面懸崖問道。
“是老桐子樹,摘紅葉熬水可以止咳,桐子也可以榨油。”陳大年解釋道。
方大軍有些不確定的想道,“莫非這是法。國梧桐樹?”他上輩子只在川內見過青葉子的梧桐樹,即便是秋天葉子不會變成紅色。
可這山溝裡面怎麼會有法。國梧桐?搖了搖頭,是與不是,跟他關係不大,他又不打算搞桐子煉柴油。目前村中俗稱的“煤油燈”,在以前就是點的土法桐子油,而隨著國家對石油的開採漸漸加大,桐油燈漸漸被淘汰了,大半家庭已經點上了煤油,其實還是落後。
誰想陳大年又補充了一句:“老人們常說,在古時候鳳凰就是棲居在這種紅色桐子樹上,摘紅葉子就可沾仙氣來治病。”
方大軍一怔,想起那句俗語:“鳳凰非梧桐不棲!”
不過馬上自己就笑了,鳳凰不過是原始部落時期的圖騰,只是傳說,又不是真實的神獸。陳大年會這麼認為,怕也是封建迷信吧。
收拾好心情,繼續上路,但也對這紅色的梧桐樹打起了心思,他不是要承包荒山嗎,正好可以培育這種紅色梧桐樹,也別管是不是法。國梧桐了,反正看著養眼,到時候如果要開發旅遊,隨意編造一段鳳凰和北斗不得不說的故事出來就ok了。
桐子也可以利用起來,反正花費不大,又有農業局的關係可用,那就可以搞一搞。
“好東西啊!”方大軍感嘆了一句,這還是八一公社的地域,環境就這麼好了,那要是最深處的插旗,還不得美得一塌糊塗啊。
可惜,他現在要親手破壞掉了,隨著石灰石的開採,這些植被都會被搞得支離破碎,還好現在是八十年代,過了兩千年,旅遊才是大勢,二十年時間足夠讓這裡恢復過來了,開採石料也沒有汙染,而且現在可不是考慮以後的時候,有油水,就得趕緊讓其流出來造福鄉民。
地廣人稀,但至少還有土地,八一公社村民的房屋都建造在道路兩邊,靠近土地的地方,不密集,隔老遠才能看見房屋,相比之下,角山的環境居然算是好的,當然這環境是指土地利用方面。
方大軍此來,主要還是看石灰石,陳大年很快就給他揀了幾塊樣品,讓他看了一會心理就有底了,和井縣那邊看見的石頭差不多,當初縣探測隊已經來過,這地區石灰石的儲量完全不是問題,至少幾十年內隨便整都會開採空。
兩人大張旗鼓的進了八一,還沒到公社,半道上唐林全就帶著公社幹部們迎了上來。
“方廠長,歡迎歡迎!”唐林全作為公社書記,能親自來迎接,算是給足了面子。
方大軍當然也不可能託大,樂呵呵的上前打著招呼,這和上次見面不同,上次是同時面對五個公社,現在是一個,介紹起來就更加詳細,八一的社長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