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嘉陵車的特點,但是悲劇的車,這車依舊是從曰本引進的技術,但在這之前嘉陵已經手工山寨出了另外一款曰本的摩托車,並且試跑很成功,還引起了曰本那邊的重視,山寨的技術很是過硬,這也促成了,後面的引起技術合作。你不合作,咱們就山寨。
想想後世抵制曰貨,結果八十年代,大家就已經用上了。
嘉陵125,這是經典款摩托車,目前還沒出來,九十年代,摩托車在川內鄉鎮一般就五個型號,最便宜的三零,一般是黃色;比較小,碼力也不足,爬個坡躁動極大,搭個人說不定就衝不上去;然後是五零,老款車小,新款還不錯;跟著是六零新款,要比五零的碼力強不少,還有七零,接著就是125經典款了。
方大軍也想搞一輛125來騎,奈何現在連個型號還沒有,根本就還沒生產。充慶市,後世的直轄市,算是摩托車生產的集中區。
本省產的摩托車,方大軍打算支援下國產了,雖然技術是曰本的,但這車確實國產的,正在計劃購買一批cj50回來使用,這車很一般,但是在省城以及周邊跑一跑,完全不是問題。而兩款車價格相差超過一倍不止,後世不清楚,早期價格就是這麼坑。
比如建設六零,在96年只要四千,嘉陵125卻要八千多,這個價格,在他穿越的時候都能買到新摩托車了。有些行業賣的貨物,價格竟然還不如早期貴,偏偏有是事實,不光是摩托,還有電腦,手機等等,技術提高了,量產了,普及了,價格自然就便宜了。
也跟蔬菜一樣,反季節菜總是更貴,購買cj50的事情,已經在聯絡,火車可以直達,商議好了,直接就可以出貨。
他是讓縣政府幫忙採購,可以拿到一個優惠價,質量也更好。
現在的50,就跟九十年代的30差不多,非要描述出來,可以用“女士踏板電瓶車”來形容,重量只有一百斤,座位設定的是單人,但車座比較長,可以加成兩人座,也可以把後面一半的座位空間用來拉貨,勉強可以搭乘兩個人,缺點多多。但是這車有“中國民用摩托車始祖”的稱號。
別稱叫“紅雞公”、“紅狗公”,很是親切。
而這車的價格目前在一千元多一點,別嫌貴,根據方大軍瞭解到的情況,這車在今年上半年,已經瘋狂出售了10萬輛出頭。
嘉陵的前身是兵工廠,充慶市,也是兵工廠集中區,有著先天優勢,不然也不會被劃分為直轄市。但是充慶出名的不是摩托車,而是火鍋,呃!
方大軍一口氣訂了100輛cj50,把價格壓縮到了九萬五,轉手賣出去利潤大概有兩萬多元。
這車的引數為,發動機型式,單缸、兩衝程,排量50ml,最高車速 ≥60km / h,最大載重70kg,整備質量49kg。怎麼看都是電瓶車的引數,但這車是里程碑,華夏第一輛上市出售的國產民用摩托車。
100輛車,他當然沒這麼多錢,當即就回了一趟仁義,先在北斗忽悠了一圈,搞得大家好象沒一輛cj50,就是沒面子的事。(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八月
角山的小煤炭老闆那裡出了12輛,每輛1300,然後水泥廠找投資戶出了10輛,每輛1250,跟著又在仁義範圍內,到處忽悠。
這車他拿到手是950的價,甚至他還忽悠了很多幹部購買,賺到的錢,有一些用來行賄了,比如楊梅才就免費拿到了一輛,其餘鄉書記也有內部價。
曾正林分了一些錢出去,最後方大軍自己剩餘了48輛,賺了5000塊錢左右。這車他在樓板廠放了一輛,給啞巴等人送了兩輛過去,市裡放了四輛,縣是三輛,然後給手下業務員放下十輛。
也給父親和姐夫留了兩輛,岳父李正陽那裡也有一輛,這都還剩餘25輛,他自己留在縣裡留了一輛,剩餘的24輛,全部弄到了省城。
給王填的隊伍裝備了足足十輛,瘦猴的隊伍人數要少點,準備了五輛,然後給省蜂窩煤廠留了兩輛備用。
他自己又留了一輛,剩餘的六輛給了金池讓其安排,結果金池自己就給留了一輛,這車女人也可以騎,想想電瓶車就知道了。牛大滿也拿了兩輛來使用。
為此,相當於他花費四萬元來購買這48輛cj50,剛好摩托車搞定,八月八號臨近了,日用百貨商店要開業了。
開業前,金池突發其想,放了一輛嶄新的cj50到店裡,也出售這車,如果有人要就出貨。省城也有渠道,但是價格在12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