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叫幸勇,成了暫時的安全監工,也負責後勤。而煤礦的廠長,他把劉春山給拉來了,這是他以前很想收拾的生產隊長。雖然人品不怎麼樣,但那是對下,對上卻是很會辦事的性子。
生產隊長現在算是跪了,權利弱了八成,本來劉春山是想經營小煤洞,但現在被方大軍給招安了,到這邊來負責管理。
“來十個人,過來上煤炭哦。”劉春山的聲音跟著響起。
這一通吆喝過後,不到十分鐘,就有十餘位婦女衝來了煤炭場。卡車已經到位了,這些婦女拿上鏟子就開始把煤炭鏟進車廂裡。
你一鏟我一鏟。速度飛快,約莫半個小時後,就把卡車堆滿了,然後上去了兩個人進行收尾,把表面的煤炭碼整齊,儘量讓卡車多裝一些,也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煤炭掉落。
這邊啞巴已經把零錢準備好了,上一車煤炭是給四元錢,大約有十五噸,每個婦女大約能分四毛,基本每天至少都有兩卡車,因為不光出煤炭,還在拉煤沙塊。
如果某個婦女每天都來上兩車,一個月居然能掙到二十四元,但是上煤相當消耗體力,別看十個人半個小時就完工,可每人都累得滿頭大汗的。
而且還要搶位置,因為卡車來的時間不固定,等到這邊一吆喝,婦人們就要放下手中的活計往這邊趕,有時候來得人多了,比如來了二十個人,每人就只能分到兩毛。
到不是方大軍故意折騰人,他是透過這種方式,變相把這部分錢送出去,若是誰家急缺錢,也可以到這裡來蹲點,等著鏟幾天煤炭,就能掙到幾元現金,好比娃子半期的學費就出來了。
外面這些婦女人等於打零工,都能掙到錢,更別說裡面的挖匠和拖匠了,總共有五十個人在給他幹活,全是選的壯漢。
有三十個人在負責挖煤,二十個人負責運輸,每天大概能出六十噸煤左右,每噸煤炭他開價五元給工人,這就是三百元錢。挖匠分190,拖匠分110。統計是按名字,比如張三拉了一車煤炭出來過秤,然後報是誰挖的,這邊就留下記錄。後面為了避免搞錯,每人都刻了編號,按編號統計就不會有問題,比如張三拿著李四的編號出來,就證明這車煤炭是李四挖的。
平均下來,每個挖匠每天大概能掙到六元錢,拖匠每天掙五元,一個月下來,工資就有點高得嚇人了。
也不可能給這麼高,方大軍按照規矩提成百分之五,然後扣掉一點工具費、管理費、服裝費、以及伙食費,還有保險費。每個人大約要扣掉百分之四十。
反正這帳目就是這麼算的,只要每天都能開工,工人大概能拿到一百元的工錢,等於他另外扣掉了工人們六十元錢,其中有三十元錢在當月就作為福利返回給了工人。比如伙食方面,雖然只包一餐,但每天都能見肉,白米飯管夠,每人每月發兩雙鞋子,一套新的工作服。
剩餘的三十元,有二十元作為了保險費,每年等於兩百元左右,這是按年算,若是工人受傷,那麼醫藥費只要不超過一千元,就由他來承擔,若是工人這年沒受傷,那這兩百就由他吃下了。
醫藥費要花掉一千,在現在還真不容易。這是強制性的規矩,怕也只有他才會搞得這麼複雜。
另外每月的工資先拿百分之三十,剩餘的部分最遲年底付清。
他一提理論上每月能掙百元,每天米肉管夠,受傷千元之內由他出,發工作服、勞動工具,就這待遇,引得無數人都想來挖煤。
但他也提了後面工資可能會調整,比如隨著礦洞的路線越來越長,煤炭越來越難挖,銷售情況不樂觀,可能一年中,某幾個月工資會稍微低一點。
反正到最後,工人們也沒搞太明白工錢是怎麼算的,只知道挖得越多。掙得就越多。
轉眼。今兒中午到了。食堂煮飯的人是劉春山家裡的,而這邊吃飯,他搞了另外一套流程,每人所分到的菜是一樣多的,而米飯可以隨便吃,但是米飯不允許打包帶走,菜吃不完,到是可以帶回去。
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工人都能吃飽。這也算強制性的,因為工人掙的錢已經超高了,其家庭不可能吃不上飯,所以要確保工人能吃好。
每頓都有一個肉菜,外加一個素菜,還有一個骨頭湯,是按照五毛錢標準來的,五毛錢的飯菜應該怎麼樣,工人們心中都有數。
五毛錢,可以購買八兩大米。外加半斤肉,一斤素菜。二兩油。伙食團是方大軍修建的,用煤炭不要錢。
“開飯啦!”劉春山衝著洞口在吆喝了。
很快工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