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2 / 4)

小說:一品唐 作者:花旗

不辭辛勞遠赴高昌,經歷九死一生這才完成了陛下的任務,回來之後更是冒著生命危險親試牛痘以解天花之危。陛下賜臣封地他們憑什麼反對。”

李二撇了王翔一眼:“行了,朕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不過封地確實有些逾制了。正因為你幾番立功,加上朕賜給你的封地只是沿海貧瘠之地所以他們才沒有說出來,現在看來你那封地倒成了寶地了。”

王翔聞言臉色一黑,虧王管家聽到封地的時候高興的跟什麼似的,原來人家只不過是挑了個沒人看上的貧瘠之地打發自己。

李二也頓覺失言,連忙說道:“其實也不是貧瘠之地,只不過不如長安這般繁華罷了……”

他這話還真難以讓人相信,起碼王翔是不信的,別看後世的沿海城市一個個牛逼哄哄富得流油,在古時候沿海城市就是小漁村的意思。那種地方不適合耕種百姓靠打漁為生自己能吃飽就不錯了還能指望有什麼稅收,難怪沒人提出反對。

都說封地,王翔到現在還沒搞清楚自己的封地究竟在什麼地方,聽李二一說似乎還是個沿海之地。

別看王翔面上難看,其實心裡還是非常興奮的,別人看不上沿海貧瘠之地不代表他看不上啊,在他看來那才是真正的好地方。

故意擺出一副沮喪的表情開口問道:“不知陛下賜給臣的封地在什麼地方?”(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想學武

李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你的封地在嶺南循州,地方還是很大的。”

嶺南循州是什麼地方王翔沒有聽過,唐朝時期的叫法和後世肯定是有差異的,估計是覺得把這麼一個偏遠的地方賜給王翔當封地有些過意不去所以李二非常有耐心的介紹起來。

從李二口中王翔估摸著所謂的嶺南循州應該是在後世的廣東一帶,因為按照李二的說法那裡已經是大唐的極南之地了,再往南就是茫茫大海。特別是李二說起附近的嶺南節廣州他便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封地應該就是在後世的惠州一帶。

當然,這個時期整個廣東也就是廣州和循州兩個州,王翔的封地自然不可能是整個循州,而是循州靠海的那一片地方。

看李二介紹時支支吾吾的樣子王翔就猜到自己的封地一定就是最靠海的那一部分,因為循州和廣州一帶氣候溫和其實是最適合種植糧食的,而王翔的封地既然是大家眼裡的廢地那一定是非常靠海,土壤呈沙質所以才不易耕種。

所謂的大更是坑爹,原來在劃分封地的時候把周圍的一大片海域也算了進去,不大才怪。

“陛下,恕臣孤陋寡聞,賞賜封地可有將海域也算進去的?”

李二乾咳一聲說道:“那個,封地之中難免會有江河湖泊那也都是算在封地之中的。”

“哦……原來如此。”

王翔的表情非常欠揍,李二擺手道:“不管怎麼說既然你提出的製鹽之法確實可行那麼循州也算是塊寶地了。製鹽之法事關國稅之重萬不可洩露,此法是你提出你又佔了其中的一成收益。製鹽之事便交與你去辦吧。鹽場就設在你的封地。為大唐百姓曬鹽製鹽。”

本以為可以坐收一成食鹽收益,沒想到到頭來活都讓自己幹了,就連製鹽的場地都要佔用自己的封地,這買賣怎麼算都是虧了。

王翔一臉鬱悶道:“製鹽的事可不可以讓別人去幹,還有啊,臣不想在封地辦鹽場啊。”

多好的沿海城市,建個海濱度假村,拾掇拾掇海鮮。再發展發展海上貿易什麼的,這些才是他想做的事情,弄個鹽場算怎麼一回事嘛。

李二正色道:“私鹽於國不利,製鹽一事交給別人朕不放心,再者循州偏遠,朕要你在那裡秘密建造鹽場,朕倒要看看到時候那些世家還如何以私鹽謀利!”

出了立政殿王翔不禁心生感慨,原本只想當個混吃混喝的閒散侯爺,到頭來卻是奔波勞碌的命,剛從高昌回來這會兒又攤上製鹽的事。循州離長安可不近,好在如今快要入冬也不是曬鹽的好季節。只好等到來年春夏時節再南下循州。

這次他是想好了,無論如何也不要像之前去高昌那樣受罪,寬敞舒適的馬車必須準備好,好吃好喝的也要多備一些,隨行保護的鐵蛋和阿琪奴,一路上伺候的小丫,還有負責做飯的林嬸,武順和鞠依雅自然是要帶著的,就當是一路旅行了。

“對,回頭要做個詳細的旅行計劃,反正也不著急,到唐朝之後咱還沒去過其他地方呢,洛陽,揚州,成都……這些可都是有名的繁華之地。”有了這個想法倒也不覺得南下循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