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於是試探著問道:“吳大人,老奴跟您打聽個事兒。”
“哦,您說您說,吳用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吳用點頭道。
端起茶杯,猛灌一氣,咂巴著嘴,嘟囓了一句“這茶不行”之後,李吉算是說到了正題上:“我聽說。鄂州官府許多職位出缺,至今沒能補上,是麼?”
這倒是確有其事,鄂州官場被王鈺鐵腕除奸,空缺的職位,從知府到縣丞,多達二十餘個。而鄂州又是錢糧重地,這些職位都是肥缺。這段日子,吏部的門檻都快被踩扁了。無奈,新上任的吏部尚書李綱。是個鐵面無私地人。不管誰傳的話,打地招呼。只要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放缺。
“有這事,怎麼?李公公是不是……”吳用已經猜到他想說什麼。
“呵呵,想必你也知道,我自小淨身進宮,沒有子嗣。我老家有個大哥,生有兩個兒子,過繼到我門下。都二十幾歲的人了,還是功未成,名未就。承蒙王爺照顧,授了七品候補。可你知道,這光是候補,沒有實缺,他,他不頂事啊。聽說鄂州出缺,我就在想,是不是請您在王爺面前美言幾句,請他給李尚書打個招呼,府衙的職位咱不敢想,可放個知縣什麼的,不成問題吧?”
他倒說得輕巧,放個知縣?那知縣都是地方上的父母官,雖說是七品芝麻官吧,可在一縣之內,掌握著生殺大權,代表的是朝廷。王鈺經常跟文武官員們說,縣是國家最基礎地行政單位,知縣是朝廷的柱石,人選千萬不能馬虎。為官一任,就得造福一方,這才能稱得上是父母官。他那兩個侄兒,連字都不識,知縣的缺要是放給這樣的人,還不把一個縣弄得烏煙瘴氣?
吳用聽完,頗覺為難,心知李吉這是在借題發揮,向王爺伸手。可這件事情,是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王爺絕對不可能答應。自己這裡,可不能胡亂應承他。
“公公,這個,不是本官不肯幫忙。只是,你那兩個侄兒,恐怕不適宜到地方上任職。”吳用說道。
李吉聽後,仍舊不死心:“那不適宜到地方上任職,能不能在京裡……”
“呵呵。”不等他說完,吳用已經笑了起來。這不是開玩笑麼?地方上都呆不了,還想在京裡當官?哪朝哪代,有不識字的人作官地例子?
見吳用如此反應,李吉再也不說什麼了,站起身來,一抖衣襬,衝吳用拱了拱手:“吳大人,後會有期。”
“慢走,不送。”吳用捧著茶杯,笑容可掬,一直目送李吉離開後堂,忽然嘆道:“這個人,留不得呀……”
吳用隨後將此事回報給了王鈺,極力主張,李吉這個人不能留。眼下西征在即,不能節外生枝。再則,知道那件事情的四個字,只有李吉算得上是外人,應該斬草除奸,以絕後患。王鈺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有苦難言。因為他有一個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地秘密,包括最親近的人。
他是從一千多年以後回到宋朝的。換言之,他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在兩千零七年,穿著阿迪,卡怕,在球場上往來賓士,成天無憂無慮,渾渾噩噩。只有在每到期末的時候,才會為如何應對父母的詢問而發愁。在老師眼裡,他是壞學生,在家人眼裡,他是敗家子。可就是這樣一個人,鬼使神差,被兩個小偷從八樓頂上扔下去,穿越到了宋朝來了。改變了宋朝的歷史。
這是這個世界上,只屬於他一個人地秘密。他曾經想過,要告訴耶律南仙。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隱瞞。
王鈺派出了親信鄭僮,前往李師師的家鄉。因為王鈺穿越到宋朝那一年,李師師地老家正好發生了饑荒,當地的百姓許多投奔他方。王鈺變法之後,當地官府從其他州縣遷移了百姓過來。但據柴進堂所言,仍舊有少許老一輩的人,不願意背井離鄉。留在了當地。鄭僮此去,就是攜帶銀兩,以王鈺回饋鄉里為名,將這些人都送走,凡是知道李師師家世的人,都不能留下。
當忙完了這些。王鈺準備對李吉下手的時候,一件讓他寢食難安的事情發生了。
深夜。內侍省新任的都都知王歡,扣響了武州郡王府的大門。王府地人,都知道他是王鈺的族侄,門人直接將他領到了王鈺地書房,因為下人們知道。一般來講,這個時候,王爺還沒有入睡。
“叔父,侄兒奉命處置李吉,但當侄兒帶人到李吉宮中住所時。發現他不在宮裡。”王歡一語驚醒王鈺,李吉不見了?
這一驚非同小可,王鈺急忙問道:“宮裡搜過沒有?最後見到他是什麼時候?”
“回叔父的話,宮裡都搜了個遍,不見李吉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