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3 / 4)

小說:流水迢迢 作者:噹噹噹當

當能阻住桓軍南下之勢。至於婁山那塊,讓寧劍瑜將小鏡河南線的人馬調些過去,京畿再抽一個營的兵力北上馳援小鏡河。”

皇帝微微點頭:“王朗比高成老練,只能這樣了。”

他轉向戶部尚書徐鍛:“徵糧的事,辦得怎樣?”

徐鍛忙從袖中取出折表,將各地糧數一一報來,皇帝靜靜聽著,心情略有好轉。

徐鍛唸到最後,略有猶豫,輕聲道:“玉間府的徵糧,只完成三成。”

皇帝笑了笑:“玉間府是出了名的魚米之鄉,倒只收上來三成,看來小慶德王風流太過,忘了正事了。”

董學士心領神會,微笑道:“小慶德王也不小了,老這麼風流,也不是個事,不如給他正兒八經封個王妃,收收他的心,想必也讓皇上少操些心。”

“董卿可有合適人選?”

皇帝與董學士這一唱一合,眾人齊齊會意,眼下西南嶽藩自立,玉間府的小慶德王態度曖昧不明,對朝廷的軍令和政令拖延懈怠,皇帝又不便直接拿了他,唯有賜婚,既可安他之心,也可警醒於他,至少不讓其與嶽藩聯手作亂。

可這個賜婚人選,卻頗費思量,要想安住小慶德王的心,一般的世家女子還不夠份量,可小慶德王是謝氏皇族宗親,也不能將公主下嫁於他。

陶行德靈機一動,上前道:“皇上,臣倒想起有一合適人選。”

“講。”

“故孝敏智皇后的外甥女,翰林院翰林談鉉的長女,聰慧端莊,才名頗盛,必能收小慶德王之心。”

太子面上閃過不忍之色,諸臣看得清楚,知他憐惜這個表妹,可眼下國難當頭,薄賊作亂,桓國南侵,如果小慶德王再有異動,三線作戰,可就形勢危急,唯有將小慶德王先安撫住,待北邊戰事平定了再解決西南的問題。

談鉉乃太子的姨父,才名甚著,在翰林院主持編史,門生遍天下,頗受百姓敬重,也素為“清流”一派所推崇,他的女兒與小慶德王聯姻,小慶德王若要作亂,累及這位名門閨秀,必要冒失去民心之險。

但只要北邊戰事平定,皇帝顯然是要騰出手來對付小慶德王的,到時,這位談家小姐的命運,可就多舛了。

皇帝思忖片刻,道:“也沒其他合適人選,就這樣吧,董卿擬旨。”

“是。”

諸事議罷,已是天明時分。

太子出了延暉殿,眼圈略有些紅,靜王走到他身後,輕聲道:“大哥莫要難過了,日後再想辦法,讓小慶德王上京做個閒散王爺便是。”

太子嘆道:“姨母只這一個親生女兒,我真是愧對母后。”

靜王道:“只盼北線戰事能儘快平定,小慶德王做個明白之人。”

太子眯眼望向微白的天際,搖了搖頭:“桓國這一南侵,兇險得很啊。”

靜王也嘆道:“險啊。”

二人均負手望著北面天空出神,都不再說話。

衛昭攏著手,悄無聲息地自二人身後走過,步入延暉殿。

見安澄急步進來,裴琰收住劍勢,將長劍擲給侍女櫻桃。安澄道:“相爺,金爺來了。”

裴琰微笑:“也差不多要到了。”

靜王謀士金明見安澄出來,面色有異,忙道:“是不是相爺―――”

安澄道:“相爺傷勢未愈,昨夜又受了些風寒,得請金爺移步才行。”

金明忙道:“有勞安爺了。”

金明隨著安澄由前堂穿庭過院,不久便聞到濃濃的藥草之氣,細心的辨認一番,多是治療外傷所用,心情便有些沉重,知裴相傷勢只怕尚未痊癒,此行恐完不成王爺吩咐下來的任務。

室內光線昏暗,金明有一些不適應,半晌方看清裴琰面色蒼白,斜躺於榻上,忙上前道:“金明見過相爺。”

裴琰以手掩口,輕咳數聲:“倒是怠慢金爺了。”

“相爺太客氣,金明惶恐。”金明面帶憂色:“出京前,王爺千叮嚀萬囑咐,說請相爺保重身體,還讓我帶了宮中特製的傷藥。”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小木盒,遞給安澄。

侍女進來,裴琰將她手中湯藥喝下,接過帕子拭了拭嘴,低聲道:“讓王爺費心了,還請金爺回去稟告王爺,裴琰不敢忘記王爺之德,會盡快養好身子,我讓人尋了幾套孤本,爭取回京與王爺共賞。”

金明有些躊躇,裴琰揮了揮手,安澄與侍女退去,金明上前低聲道:“相爺,王爺說,若是您傷勢大好了,看是不是想辦法回京,現在局勢有些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