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該怎麼活下去。我若即位之後,便破個例讓你統帥百官總領朝政。只有你這樣忠心之人替我辦事,我才能安枕。”
李輔國躬身叫道:“多謝太子隆恩,太子放心,奴婢一定會輔佐您當上皇帝的,奴婢會竭盡全力替太子謀劃,萬死不辭。”
……
整個正月裡,王源都在密切注意朝廷方面和野牛城兩處的訊息。朝廷方面,王忠嗣的下場王源早有預見,他的倒臺是必然的,因為他同時被李林甫和楊國忠兩個人盯上了,這兩人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所以王忠嗣是逃不掉的。
聽到那個叫魏林的濟陽別駕密奏什麼王忠嗣的言論的訊息,王源放聲大笑。這些手段也算是下三濫之極了,抓住敏感的話題進行汙衊造謠是李林甫慣用的手段,這一次又是故技重施了。
讓王源唯一覺得還算欣慰的是,王忠嗣倒黴後,他轄下的三大節度使沒有落到安祿山的手裡。若是再被安祿山攫取一處,安祿山怕是立刻便反了。這是唯一讓王源還算高興的地方。
野牛城其實更牽動王源的心,在攻下野牛城之後的數月時間,野牛城周圍都沒發現吐蕃人反攻的跡象。但這個正月裡,分佈於野牛城周邊的各處烽燧哨堡已經發現了吐蕃人的探馬不下七八次。劉德海已經數次命人回成都稟報王源,擔心吐蕃軍會對野牛城發動進攻。
王源心急如焚,本該在月半之後趕到野牛城去瞧瞧,但楊國忠從京城寫來的一封信將他拖在成都城中。楊國忠在上元之前寫來密信,告知王源朝廷不甘石堡城之敗,恐要組織起新一輪的對吐蕃人的討伐,也許將涉及劍南道兵馬,提前給王源打個招呼,要王源做好心理準備。
王源對朝廷的舉動甚是無語,為何非要去和吐蕃人較勁,吃了這麼大的虧還不肯罷休,玄宗也不知怎麼想的。難道面子真的那麼重要?
不過在當前的情勢下,若劍南軍當真授命參與新一輪的討伐吐蕃的戰爭,對王源而言是極為有利的。王源可以光明正大的向朝廷要物資兵器盔甲戰馬,大發戰爭之財。還可以趁機提出增加兵額的要求。總之若真的不可避免的要去攻打吐蕃,王源是絕對要利用這個機會打撈一筆的。而且王源也絕不會讓劍南軍當炮灰,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不會讓劍南軍去啃硬骨頭的。因為若進行新一輪的討伐吐蕃之戰必然是規模比上一次要大,而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劍南軍都不是主力。
所以王源耐著性子等待著朝廷的訊息,好在手頭的事情也夠忙活的,製造霹靂炮的作坊的規模擴大。位於成都城中各處的用來儲糧大倉庫也要開始擴建。柳燻直已經從南方產糧之地大批的採購糧食源源不斷的送回來,王源打算在成都城中建起幾百座大糧倉用來囤積這些糧食。所以選址,建造,守衛等等方面的事情需要王源親自過問。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糧食在大唐賤如草芥一般,劍南每年自產的糧食都吃不完,不知道王節度使為何還要從外賣糧。但王源我行我素,強力的推動此事。
年年的大豐收已經讓大唐的糧價低到低谷。原本每鬥在十五文上下徘徊,產糧之地的糧價低到每鬥十三文。一石糧食只需一百三十文便可到手。這已經是大唐歷朝以來最低的糧價,正是吃進的最佳時機。王源撥出大筆的資金,大量吃進這些糧食,他希望將成都城中的幾百個大型糧倉都裝的滿滿當當的,有朝一日,這些糧食將比金粒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