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零章 孤守(1 / 4)

小說:躍馬大唐內 作者:大蘋果

正文第八四零章孤守

(二合一)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顏真卿開始大量囤積糧食物資,登記平原城百姓的壯丁數目,為自己擔心的那件事做準備。平原城是座內陸小城,城防甚是薄弱,顏真卿便以防洪防澇的理由組織百姓加固城牆工事,挖深挖寬護城河。而且顏真卿還很有巧思,平原城周圍平坦無石,為了囤積守城的磚石之物,他利用當地磚窯多的特點燒製出了一種碗狀的圓形巨磚。這種巨磚若被安放在城內外的要道上,會使得平坦大道變得坑坑窪窪,成為馬匹難以突進之地。戰時可隨時佈置在要道上,為的便是對付安祿山的騎兵。他還給這種磚頭起名為‘絆馬石’。而這些絆馬石堆在城頭,又是可以作為防守攻城的石頭,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所有這些事情,顏真卿都是秘密進行,或者是以一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為藉口進行的。因為安祿山狡猾多疑,越是要到反叛之時,他便越是會密切注意屬地之中官員的動向。顏真卿偽裝的很好,他一面暗地裡完成這些準備,表面上卻宴飲遊樂吟詩賦文,邀約文士們各處遊玩,給安祿山一種只會遊山玩水享樂的假象。

這期間,安祿山為了起兵順利,曾經派人大規模巡查各州府郡城的動向。他手下兩名心腹閻寬和李史魚便曾來到平原城巡查。顏真卿親自全程陪同,好酒好菜的招呼之後,並不帶這二人去巡查城防倉庫這些地方,而是以接風為名,帶著這二人遊玩名勝古蹟,請了不少當地文士名人作陪。席間,名士文人們酸溜溜的寫了不少詩文讓這二人品評欣賞。這二人對這些事情哪有半點興趣,但礙於面子又不得不應付,出了不少洋相。晚間回住處後,顏真卿又告訴他們,次日將有更多的名人文士來拜訪他們,直把這二人頭都愁大了。

次日一早,二人便逃也似的告辭離開,他們舞刀弄槍倒是可以,舞文弄墨那可是要命的事情。兩人回去後告訴安祿山,這顏真卿只是個無聊文士,成天忙著遊山玩水吟詩作賦,根本不必擔心他。

顏真卿正是用他特有的手段這智慧,在安祿山的眼皮底下積極的備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顏真卿將這個城防薄弱的平原小城建造成了一座銅牆鐵壁的堡壘。

說是銅牆鐵壁,一點也不為過。平原城外護城河被拓寬到二十餘丈寬,深達兩丈有餘。整座平原小城的城牆幾乎全部翻修加固,外城牆加高到了空前的四丈高,兩丈寬。比之原來的城牆高了一倍寬了一倍。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平原小城的城牆堅固到了什麼程度。大唐長安城的城牆最高處是三丈八尺,這只是城門左近的高度,大多數城牆的高度只有三丈不到。也就是說,平原城的城牆高度比長安城還要高。雖然都是夯土泥包夯實壘就,和長安城城牆的磚石夾夯土壘造比起來,強度相差了不少。但作為一個人口僅有三萬餘人,方圓不足六七里的小城,這種城防已經是駭人聽聞了。

這還罷了。除了外牆加高之外,沿著城中中街環繞而起還另外建造了兩道內牆。這兩道內牆雖然高度寬度沒有外牆高。但是一樣能夠憑之防守。內牆中間便是物資和糧食的倉庫,周圍建造了大量的房舍供百姓居住。意圖很明顯,一旦外邊的城牆被攻破,顏真卿便會收縮內牆處防守。並且依舊能保證百姓們的安全。

其他還有各種的佈置,倒也無需一一的贅述。總而言之,在顏真卿的手裡,平原城從一座城防薄弱的小城,變成了一座平原上的堡壘。顏真卿用他幾乎偏執的態度,將這座小城武裝到了牙齒。

天寶八年年末,安祿山果然起兵謀反了。訊息傳來,顏真卿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悲哀。他並不希望自己的這些準備能派上用場,但當這一切發生時,他便只能依靠著自己的準備去對抗叛軍了。

得到訊息後,顏真卿立刻將平原郡所轄之安陵、長河、平昌將陵等七縣團練及駐軍盡數召集至平原城中,得兵馬三千五百人。又命七縣所轄之百姓盡數進入平原城之中安頓,並同時展開了募兵的行動。

得益於前期對於全郡壯丁人口的登記造冊,募兵之事進行的異常順利,在安祿山大軍到來的十天時間裡,顏真卿手中已經攥有一隻上萬人的兵馬,嚴陣以待了。

安祿山的大軍一路從東北橫掃而過,左近州府紛紛聞風而逃或者投降,如疾風捲衰草一般,自北而南,十幾座郡縣州府紛紛淪入敵手。就在安祿山起兵之後的第十天,一路往南攻擊的叛軍兵馬兵臨平原城下。

當叛軍起兵之時,百姓們也都明白了為何這位顏太守固執的要大家建造那麼高的城牆,挖那麼深的壕溝,準備那麼多的糧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